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台北] 台湾海外就业者中将近六成到大陆

[复制链接]
人淡如菊 发表于 2017-11-28 08: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瑞士洛桑管理学院最近公布的2017世界人才报告(World Talent Report),在63个受评比国家中,台湾排名第23, 和去年相同。在亚洲国家中,则提升到第三名,仅次于香港(第12名)和新加坡(第13名),超过日本(第31名)、韩国(第39名)和中国大陆(第40名)。但在“生活成本”、“人才外流”和“对外籍技术人才的吸引力”指标上的评比不仅理想,分别排名第47、47和44名。4 q6 o) t" t7 k  C% N( a

, `& ~. F& k4 P  台湾国发会人力发展处处长林至美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从这个报告中可以看出,台湾人才在国际上是很好用的,很有竞争力。台湾政府已采取行动,加强弱势项目。她说:“在生活成本上,他计算的方式有包括房价,对我们比较不利。人才外流方面,的确我们现在薪资比较低,会让一些人才到国外去找工作。我们在对外籍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上,虽然我们还是弱势项目,但是我们已经大幅进步7名。我们推出的完善留才环境的改善方案和今年通过的人才专法,这部分的努力很多外籍人士都有看到。”
7 V* F/ }0 }* f% Y: y6 t* x5 Y; k# k4 M8 A; l/ x. g
  针对台湾缺才及人才外流危机,台湾行政院长赖清德最近提出七大因应对策,包括改革税制与法律以及增加企业奖酬管道等。林至美说:“人才要留下来的话,尤其是我们的年轻人,我们要给他舞台,尤其是一些创新的投资或产业发展,虽然我们目前的薪资条件不是那么好,但是我们提供一些租税上的减免,像我们现在通过的所得税法税率的调降,还有产业创新条例也是通过了,还有一些奖酬方面的改善或优惠。我想这也是我们一个工具,之前(赖清德)院长在主持关于我们缺人才,怎么让我们留下人才这方面已经提出对策。”2 ^+ A  H/ u% |+ I
9 H* x1 N' y+ D7 q3 ^  W
( Y! U& V9 X- J7 ]; d
( A% x. a/ b! [* G  v5 }+ r9 `
  台湾海外就业者中将近六成到大陆( ~- p0 j# r* Q: j

! N1 p. E! I0 e+ s% K" A  根据今年早些時候台湾行政院主计处公布的统计数字,2005年到2015年10年间,台湾到海外就业的人口从34万人攀升到了2015年的72万人以上。该数据同时显示,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72.5%,显示外流者以技术专业人才为主,而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三分之一。其中到大陆就业占比居最高,达到58%。与此同时,到台湾工作的专业人士不到3万人,根据英国牛津研究机构于2012年公布的《全球人才2021报告》预测,到了2012年,台湾将是所有调查国家中人才供需落差最为严重的地方。
% C, T, z- n! k
4 t# U8 X  a* I$ N) H, l  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台湾人才外流是个现象,但可能并没有那么严重。他说: “很多国际评比把台湾人才外移情况讲的蛮严重的,他的人才界定是用大学毕业, 现在台湾高等教育扩张得很快,所以大学毕业生人数就很多,大学毕业生多,但台湾的产业结构没有办法去吸收这些人,所以自然会往外走,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可能没有国际评比的那么严重。”
8 w# C) @3 k* b, @0 i; ^/ {" C
% t5 W3 v- p- H' R/ ~8 O  [: y, \' S1 Y  J1 M) n
% q% @& [. X6 G$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人淡如菊 发表于 2017-11-28 08: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薪资长期偏低为人才外流重要原因
* E' S1 ^6 F  j' g3 Q# I
' {8 U. \& \9 g& h" o  台湾薪资长期偏低是台湾各界普遍认为台湾留不住人才的主因。根据2014年人力咨询顾问公司韬睿惠悦(Towers Watson)所进行的市场奖酬报告,在受调查的13个亚洲国家中,台湾高阶主管的薪资,排名倒数第四,仅超过菲律宾、越南和印度。 健行大学企管系教授颜建发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 “有关低薪的问题政府也一直说要加薪,所以未来有这可能性,但至于加到什么程度我们也难以预料。确实长期来说在很多领域来讲,台湾的薪资是比较低,另外可能也涉及到台湾工作机会比较少,低薪的原因是长期的,政府现在想要加薪,我们就等着看。”
+ q7 [. `1 K  T, |; j. `
: r. M* L0 W  q) g& P7 R+ S4 Q   北京当局和地方政府砸重金吸引台湾青年7 ]$ D0 W: x; N; {3 I1 @1 @
* ]! F& Z. t% w
  在台湾薪资低迷的同时, 北京当局近年来加大力度,砸重金积极招揽人才台湾青年,对他们释出多种极为诱人的优惠待遇。( F% S4 B3 o# p. s2 }
2 K) S& |1 q, D: M0 [+ @& f/ T
  台湾商业周刊在2016年7月刊登大陆如何大规模延揽台青的追踪报道。报道说,“我们看到一场由中国国务院发动,‘收买台湾20岁到40岁年轻人’的计划,正在展开,其涉及的金额、人数规模之大,两岸史上首见。”。 报道说,很多台湾创业团队都收到来自中国各地方政府发出的邀约。比方说,东莞市政府在邀约函中告诉他们,只要这些台青赴当地创业,他们将‘提供免费办公室、公寓,并附赠新台币一百万元(相当22万元人民币)免还的创业基金’。 商业周刊报道说,看到这样的条件,最后有11组台湾新创团队飞到东莞,主办单位带他们参观办公室、公寓,当地官员和台办一一到齐,跟这群年轻人敬酒,尾声还高喊,‘让我们一同为两岸的和平努力前进’。最后主办单位把新创团队成员带到一个房间里,要他们填写申请书,最后11团队中有9个交出登记申请书,也把他们的台胞证影本、公司资信证明等交了出去。报道说,这样的场景不只在东莞上演。
; |* ?( {5 r8 r
# a1 y  r" v: r+ S  不仅是中国各地方政府举办许多招揽台青到当地工作、实习、创业的项目,到去年为止,国台办也在全国设立了20个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以及11个两岸青创就业示范点。$ B& K; v& Q2 E  _" u7 v' |3 y

, p% e; `% ~$ P  优惠政策对台湾青年起到引导作用* ]1 p8 \  C  S- d

+ e& r: r8 M6 `- {. j: _7 w  台湾大学国发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根据他的观察,会想到大陆的台湾年轻人有两极,一种人是在台湾职场中很有优势,很想创业,但考虑到创业后台湾的市场远景有限,因此选择到大陆创业,另一种是在台湾找不到好工作的人,也会往大陆跑。 他表示,台湾青年到中国大陆工作,除了台湾薪资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外,中国大陆的政策起到引导作用,比方鼓励台湾高中生学测到某个标准就可以到大陆念大学,当然还有青创优惠,包括提供设备、资金之类,也是吸引很多年轻人愿意到大陆的因素。辛炳隆指出,另外更重要的是在台湾媒体报道中,大陆感觉上整个经济讲的非常好,在这样情况下台湾年轻人会有个想象,认为如果我一样努力,在大陆的报酬可能会比台湾好很多。( M0 w$ L; g0 b! o5 ]
" ~$ z8 ~+ O" P0 l
  健行科技大学企管系教授颜建发认为,中国大陆目前在有系统地吸收台湾资源,以前叫‘台商西进’,现在叫做‘台民西进’,希望至少在社会经济领域方面,让台湾无法独立于中国之外。颜建发说:“所以它用了很多优惠政策,包括鼓励台湾学生到那里读书、就业、生活。这跟过去的策略比较不一样,过去策略比较狭义,主要是针对台商,但台湾本来就是一个小岛国,本来就会对外依赖,人民到国外工作是很正常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用平常心对待。当然我们特别要注意里面有统战的成分。”* U2 y" x/ Q. X8 ], M! ^

+ t4 e7 J! s+ z( d$ D
4 b5 \& u3 x, o) R- H
0 R, C3 }/ }- V  台湾政府针对缺才提出对策 但未特别针对大陆磁吸效应提出因应措施。. l$ n8 ]) l  Z; U2 `/ `! Q: j

. [4 x( q7 R& A: S  S  辛炳隆说,由于台湾是民主国家,政府无法对人民到哪里就业进行限制,只能加强延揽外籍人才到台湾就业,他说:“我觉得台湾基本上没有什么因应措施,因为台湾的人才外移到目前为止,政府采取的策略倒不是不要让他外移,而是通过延揽外籍人才方面来弥补人才的缺口。台湾政府会这么做的原因,是台湾相对来说是个民主国家,对于人才外移基本上政府采取尊重的态度。所以针对大陆人才的磁吸效应,据我了解,台湾政府并没有一个特别的因应措施。”9 x7 y$ h1 h( ~: K: g/ k' J3 x1 Z
5 d2 w$ a* B! h0 Y
  针对大陆人才磁吸 台湾政府可以做什么?
( j; R- j  m* {6 o1 H9 G2 ]3 C3 R9 h& Z, Y, U9 L9 i0 y' y! \! p
  辛炳隆说,未来政府的两岸关系政策,究竟把两岸设定成一个什么样的关系,都会影响到如何处理人才流失问题的方法。 辛炳隆表示,现在政府可做的很基本的一件事就是教育台湾年轻人还有在职者,到中国大陆工作所必须承担的一些风险。他说:“台湾政府现在可以告诉想去中国大陆工作的年轻人,你要告诉他,可能感觉上你会得到很好的待遇,但是长期来讲你必须承担很多在职发展和社会保障的风险,我觉得政府真的太消极了,他连这样的资讯都不愿意提供,这是我们觉得比较不以为然的。”
5 H1 H4 V4 L* Q* F0 e% J+ D* r4 |" M+ m3 l" g4 w$ P) m4 t
  辛炳隆说,因为大陆在挖角的时候,不是单纯的来这家公司服务,他是要利用的你知识,当利用价值没有时,你就可能被迫要离开。另外两岸社会保险制度上并没有交互承认,去大陆久了以后未来可能会失去一些台湾的社会保障福利等,都是前往大陆就业的台青所要承担的风险。# S: w1 v# N$ u9 ~! x& }  c
2 R! F5 G7 ^" F
  与此同时,颜建发以选举买票为例说,买票当然要禁止,禁止不了只能跟选民讲,钱拿了,票不要投。他说:“有些人到中国去就业,如果碰到一中问题上在某些场合不方便,可能要妥协,但我想无法影响到他的内心世界。一个人对民主自由的认识,价值应该是远超乎他的薪水。”
8 E0 r) y  F6 ?& |+ e- t) A1 t/ h) B8 A7 B- l
   人才继续外流对台湾经济产业发展不利9 q) _0 O6 B4 ]/ |/ ^$ E& L

, V7 h) v* s' M% b, k8 }2 `$ r6 C- {8 U  针对人才外流到大陆的趋势,专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辛炳隆感到担忧。他说:“我觉得会担心,因为根据我自己的研究,早期台商到大陆去,对台湾的产业不会造成威胁,因为当时两岸的产业是属于垂直分工阶段,可是2000年以后,两岸产业关系从垂直分工到水平竞争,纵使是在大陆的台商,对留在台湾经营的企业,都可能是个威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的西进,纵使是到当地台商工作,对台湾产业发展也是非常大的威胁,更不要说那些关键人才,最近中国大陆在挖那些台湾比较具有优势的产业,像IC设计产业、光电产业,都用比较高薪的方式去挖,对台湾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当然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 f' |& f6 Q$ ~( w$ O: x# |& I5 S& m" t& j5 m1 y1 ?. s
  健行大学教授颜建发也表示,当然这种挑战对台湾来说是一种压力,但是他相信中国大陆用优惠政策来统战效果无法持久。他说:“因为一个人的选择不会只是要薪水增加,增加幅度到后来也会有限,更何况它(中国本身)也要面对内部工薪阶级对这个事情的看法。他如果没有民主、法治,没有让人家觉得一个很安逸的生活环境,薪水的效果其实是很有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起舞弄清影 发表于 2018-3-6 05: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鉴定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1-5 13:28 , Processed in 0.0218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