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新监控技术将使美国军舰无防可守》(China's New Surveillance Technology May Expose U.S. Warships)一文。强调中国新型无人机或将成为发展本地区侦察系统中的一部分。就此问题,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进行了评论。6 i) ^4 ?2 c6 f2 i. e( Q+ k
/ P0 a0 Q* F/ p, @$ i/ [5 u+ b2 B
莱尔·戈德斯坦教授是研究中国海军的专家。有人提出,海军应大量使用"翼龙"等型号的无人攻击机。目前,中国空军已广泛使用此机型,并对外大量出口。这种无人机操作廉价,飞行距离远,可持续飞行时间长。中国空军已建立起使用无人机的人才培养体系。
v3 K0 m. A8 m |$ L7 y# i! u& q. ~3 h. |. u0 s H
可以预测,海军版无人机将安装其它侦察设备,并有更远的飞行距离。也许,此机型将不配备武器。莱尔·戈德斯坦在文中写道,高空太阳能无人机将有更大的前景。据中国资料,此类无人机可连续飞行数月甚至数年时间在空中自动飞行。动力来自机翼上的太阳能板。
. c p+ u4 X7 T! q( v- }7 ]; v% r, h
对美国水面舰船、首先是航母集群进行长期跟踪,是中国的棘手问题,其棘手程度甚至高于苏联。曾几何时,苏联和中国都寄望于导弹对美国海军采取非对称措施。但是,中国列装中程弹道导弹DF-21D 和DF-26D后,这种手段已至极限。这两种导弹的射程分别为1500公里和4000公里,其坐标定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需在导弹飞行所有阶段对目标进行跟踪,包括在飞行过程中。+ G' v; s5 X# y# Y0 Y4 r( _
" `! c9 [: a- e 卫星侦察系统,因其视角局限性、反制时的弱点以及对气候条件的依赖而不能完全完成这些任务。鉴于此,中国人意图利用多层面监控系统,其中包括卫星、空军、舰船、岸防军舰和"海上民兵"、水下测音器和其它设备。无人机在海上侦察系统中有自己的优势,并可降低成本。另外,中国在使用无人机进行海域监控首先是岸防监控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 G) u& s5 M8 ?& d, Z, ^6 F" b: L i/ Q5 F# Z/ s
将中国内地防护严密的重型反舰巡航导弹、陆基弹道导弹和无人侦察机有效结合,将给对手造成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中国人还不准备放弃其他打击航母集群的手段,比如海上载导弹飞机和装备有打击能力强的反舰导弹。也许,不久之后,还将添加海上无人机这样的新式力量。2017年5月,网上出现一款测试版攻击型无人地效飞行器。其可携载鱼雷或重型反舰弹头。与导弹相比,这种飞行器有一系列新的优势,比如在某个区域长时间巡逻预等目标出现,而在目标未找到时还可重复使用。
1 C, w2 ]9 D) A! Q5 s( |, e% g1 E) r7 k7 H$ s$ ?3 t! q;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