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发展趋势看,中国可在十年内实现载人登月梦想。
* q5 o. I0 [" E* o, X2 G
( B9 h: ^( G# [/ Z2 r7 h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对月亮有着深深向往的情结。2007年,“嫦娥一号”承载着中国人上九天揽“月”的梦想,完成了一期“绕月”使命;2013年,“嫦娥三号”实现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探测;计划于今年年内执行的“嫦娥五号”任务,将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届时,中国探月工程将完成“绕”“落”“回”的三小步,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将完成“探月”。/ G7 x# [( h3 g) y/ |, _
3 v% O n0 F# |+ o1 R: a
对于接下来的“登月”和“驻月”,中国又会在何时迈出步伐?对此,孙家栋院士说,载人登月需要在近月轨道的超远距离上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在大型运载火箭设计等技术层面,中国正不断摸索积累经验,有的已进行了初步探索,有的需要在未来实践中继续深入探索。但是,按照科技发展的速度,中国人登月是一个“不出十年就能实现的梦想”。
/ {# d' E' ~. W1 M
2 }0 U& S9 X- H/ j* `9 g1 _“中国人必然能登月,但登月不是盲目的。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正按既定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逐一完成。何时进行载人登月,相关计划还在研究。这一项目在国家层面尚未立项。这要全面考虑必要性、可行性等多个层面的因素,要符合中国发展的具体情况。若在条件不成熟时就开展载人登月,是一种资源浪费。”孙家栋说。
" R/ g9 W; e6 F i3 M
2 s& J+ f1 }( S9 A* A* n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再到如今的“北斗导航”,孙家栋一直致力于中国的航天事业,见证了中国的“腾飞”。中国航天事业的三个里程碑孙家栋就书写了两个,他为中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 ?4 x, }. g, d1 P9 w
! v( S) }. \) l+ O$ R2 w0 g在孙家栋看来,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动机,不是为竞赛和威慑,也不为面子和形象,而是以助力国家发展和建设为首要原则。正因为如此,中国的航天事业才能量力而行,很好把握发展的节奏和步伐。4 B$ b4 t) O' L! A: v! E
1 N- Q3 Z5 E1 @( q- g
孙家栋说,发展航天效果不会立竿见影,航天人才也需要文化来潜移默化熏陶滋润。因此,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与科学普及要协同推进,通过多渠道开展航天科普,让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身边的航天科技,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航天。
, @& p7 c% Q( I4 G
0 X$ \& j& s% {4 t- } h/ `孙家栋说:“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实现了航天事业的飞跃,梦想逐一变成了现实。看到如今航天人才辈出,我感到很欣慰。如果我们这一代人实现不了登月的梦想,相信通过下一代人的努力,中国人一定能圆梦。” H/ w$ U+ C& I2 {" ?0 e
( h2 I4 x! A( Z% n9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