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21日刊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的文章称,2017年,当西方各国内部政治力量的对立成为“新常态”,世界开始把眼光转向中国。今天中国内政外交的任何动向,都会牵动全球的关切,关切中国已经成为各国关切自身利益的必需。4 A% n3 t+ O( D& [2 b+ W
+ Y" ~+ r) @7 C! m7 K 去年是二战以来西方少有的一个政治年,先后发生了被很多人视为“黑天鹅”的重大政治变化,英国脱欧、意大利宪政改革公投失败、美国特朗普当选总统等。人们把这些视为是“黑天鹅”,因为这些表示着不好的预兆。很明显,对西方来说,这个政治年其实还没有结束,2017会继续发生类似的政治变化。
2 d# t7 [7 `3 X# M: b
4 l6 q2 d* u: S9 U* l3 s 特朗普和美国现存体制的对立已经公开化,从前是美国两党之间互相否决,现在已经演变成特朗普和整个旧体制之间的互相否决。这种情况不知道何时能够结束,美国政治何时能够稳定下来。# O7 z1 w+ O9 z# @! g! k# L
! g9 m! p$ ~- e 欧洲的情况同样令人担忧。英国已经正式进入脱欧程序,相信这不会是一个顺利和平稳的过程。法国极右国民阵线力量继续上升,而德国的右派选择党也不甘示弱。
2 J5 K, L. a6 N6 a+ F/ p6 H9 E, O3 p! d& r
! X) t3 ^. f- i) f2 _) L" v% A 实际上,欧洲的右派趋于结成区域联合阵线,甚至国际联盟。如果法国国民阵线赢得选举,欧盟就岌岌可危了。不管怎样,西方各国内部政治力量的对立已经公开化,政治斗争而不是政治合作,成为了西方的常态。5 T+ |' u9 C i i' P1 { d+ D
* g3 W5 J: b& t( L
世界在寻找稳定经济的要素
I. o& b1 a$ {+ z9 K# o9 K9 t
* ~/ f/ P9 J+ K( a 西方的变化已经也必然继续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构成巨大的冲击。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到今天还没有恢复过来。如今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已经很糟糕的世界经济形势可能进一步恶化。 B0 s: J$ K( ]1 y, N! u
+ [/ E9 d/ v" j( _1 P: U3 { 在地缘政治方面,特朗普想通过改善美国和俄罗斯关系来缓解局势,包括双边关系及美俄在中东和欧洲问题上的分歧,但看来事情并不简单。无论是特朗普本人还是其所任命的官员,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几乎在动摇着特朗普的合法性基础。这个趋势也不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明朗起来,美俄关系、欧俄关系、中东问题会继续处于高度不确定状态。地缘政治的这种局面又会对世界经济造成比较负面的影响。
" [* j& p' l! q3 j3 o) s# N& b5 U" f! z5 Y* n. k' u; z
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把眼光转向中国,并且唯独是中国。这并不难理解。当特朗普正式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时,澳大利亚立刻希望中国能够加入TPP谈判。其实,各国都明白,一个没有中国的TPP本来就没有多少意义;但现在一个美国退出、中国又没有加入的TPP,它就完全失去了其意义。欧盟面临英国脱离和美国保护主义的压力,也希望能够提前和中国讨论经贸关系,寻找稳定经济的要素。. s- ]% y8 r( k0 T2 G+ w' G* E% _5 E
, Q: m$ t" g/ m5 d- q4 G 如果从要发生的重要政治事件来衡量,2017年必然也是中国的政治年。“两会”马上就要召开、“一带一路”高峰论坛、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所有这些都是世界所关切的。实际上,今天中国内政外交的任何动向,都会牵动全球的关切,关切中国已经成为各国关切自身利益的必需。6 V8 C( T5 N' H& I5 B5 ?9 y3 Z
" X# M1 b- u, T$ w( T0 X* e* _, n" [ 为世界经济增长作贡献的持续力量
( s ?" H+ r: s9 A
; G( J' e% L" F- S$ w& D+ t 世界对中国的关注源于对中国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分析与认知。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今天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贸易国。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一直为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着最大的贡献份额。
2 O' V; h, C& i5 _( A- a
/ V Z$ {# v- G- q/ [, V1 c 尽管近年来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因为中国经济基数庞大,其贡献仍然最大。人们也相信,只要中国维持国家规划的经济增长水平,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只会增长,而不会减少。2 L' r8 n& \5 M! K; \
" E. f, z/ ?) w% L6 e9 Z. t 再者,世界也发现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话语方面的进步和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选择了和世界经济接轨。中国似乎向世界传达出了一个积极的信息:当自由贸易这面旗帜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扛不下去的时候,中国会接着扛。
6 E8 ?2 @ q0 Z9 z+ T. { |/ e& ^. T9 ]1 y3 R1 \! z& R: g3 P
中国所提出的世界和区域经济的“中国方案”令人们更感兴趣。近年来,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主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尽管少数国家对中国抱有怀疑,但更多国家积极参与中国的倡议,因为它们看到中国的举动并非“另起炉灶”,建立自己的体系,而是积极配合现存的国际经济体系,提供必需的补充,或者说,中国所做的是在强化现行国际经济体系,这些正是世界所期待的。
9 A3 e: x* \1 ]# }( [) c% ]- k% [: E3 k; A2 h
同样重要的还有中国对待地缘政治的态度和方法。世界逐渐发现中国实际上对西式地缘政治并不感兴趣。尽管中国在保护其国家核心利益方面会不惜一切,但中国并没有任何企图向外扩张。+ z7 k4 U, `8 Q+ d
+ c: H# s* P0 F3 g& \) i# Y4 t 在不长的时间里,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关系有了全面的改善。今天,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家,已经把西式地缘政治搁置一边,回归亚洲式经济合作。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也开始在这些国家产生积极的结果,至少在经济领域。
* J; |/ V% M+ o
6 l' m4 E/ J0 B 中国关注内部治理. S1 [$ p3 { {% t4 G( K$ o
|" ?0 [6 H, s- A% {5 P! M5 Q+ A 世界最为关切的还是中国的内部发展。贸易保护主义在西方的崛起,是因为西方内部的发展出了很大的问题,外交是内政的延续。那么,中国的内政又是如何呢?中国的内政支撑得了其外部的角色吗?这是世界的关切。
: \- F% \: |4 W3 a# m' f9 g0 g2 p1 h
/ p, L+ B; b* P! N 来自中国的信息是正面的。西方的问题在于内部治理,而内部治理问题的核心在于一个有效政府。西方的困难在于形成不了一个有效政府,精英之间没有共识、党派之间互相否决,造成今天体制内外对峙的局面。
4 V; o2 `" N, P% l
7 ]! {9 d% |% s4 H 而中国一直以自己的步伐和速度在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不难发现,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方法,包括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避免了经济的激烈波动,以缓慢平稳的方式保证了内部稳定。
5 n+ B0 J( g. M& n1 T5 {; f
# W$ ~& X" O7 Z 世界期待哪些积极的信息?/ k- D- D( D6 t) y6 G3 U
' p8 ?/ }! _5 @3 ^$ h. S i4 }
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更为积极的信息,是其消化全球化负面后果的决心和能力。全球化为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但财富在各个社会群体中的分配不公平,造成社会的分化。西方政府无能为力,中国在全球化造成的这些弊端面前也不能置身事外。! g+ e7 m1 P6 N+ ?3 B
7 F: p, C- l8 R( E2 N4 M" V0 X" Z1 [
近年来,中国政府发动前所未有的扶贫,要在今后数年内,帮助大量农村贫困人口脱离贫困。世界感觉到,这样的事情可能只能在中国发生。3 C! c" Q) C% G0 d
' M6 T: g! z" ^# I/ I( X
中国要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提高人均国民所得,使其达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 Q2 X) P1 i' h3 d7 ^
5 r3 {% h! A( ~6 ]% @6 d! u l$ Z 精明的国际商界当然知道这对于他们的真实意义,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计算如何能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当中国成为一个内需导向社会时,意味着中国不会像过去那样依赖西方;相反,届时的西方需要依靠中国来发展和增长。
( f7 P& ]; a+ B4 }" _* y2 n0 }
, W. u8 q8 Y. Y0 P: N- l+ Q 这些正是世界关切中国的巨大动力。世界预见了一个不一样的大国的崛起,并对这个大国抱有高度的期待。对中国来说,世界给了自己巨大的责任和压力,但也给自己一个历史的机遇和机会。道理也很简单,当西方世界出现治理危机,而失去围堵中国的能力时,当全球化出现问题而需要有大国提供全球公共品时,中国就有了机会去加快自己的和平崛起。7 \8 O& O% L) F. l' v. b
/ c, A1 G! z' x4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