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华尔街见闻 中国通胀和社融数据十分耀眼,中国1月CPI和PPI双双超预期,PPI涨幅创近五年半来新高;1月新增社融数据创历史新高。受到基本面因素的支撑,人民币对美元昨日延续涨势,美元则于亚太交易时段走软,离岸人民币升破6.87。人民币空头们惨遭“杀戮”。
% G+ j# o* b: o- s. u8 K$ X 加拿大皇家银行指出,市场还应该看到中国数据的宏观含义。中国并未向此前很多人预期的那样进入了“通缩”;人民币走强可能会改变当前的宏观格局,并意味着全球再通胀格局的进一步形成。6 ~% Y/ x1 t. v9 S0 X
4 ]# x6 z1 @2 r3 Y3 z2 R% {6 r% @9 W
华尔街见闻昨日提及,1月份,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中国1月份PPI同比上涨6.9%,涨幅创近五年半来新高。1月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74万亿元人民币,超过预期的3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 F8 b5 w' m! s+ N
$ U! g! k7 Y3 W0 M1 J( C2 N 加拿大皇家银行跨资产策略主管Charlie McElligott指出,中国央行公布的创纪录信贷数据,推动通胀继续上行。而中国经济另一个促增长的手段,固定资产投资,也创下的新高。
& ]% Z9 e& r% x
8 k: j6 \& |7 H! U 宏观层面上,中国通胀已经影响到全球供应链,也就是说中国正在向世界其他地区输出通胀,而不是此前很多人预计的——2017年中国经济会出现“通缩”,人民币将继续贬值。
, L# |! ~( ~ X: g
5 R5 u$ [& i' e: r 加拿大皇家银行认为,人民币走强意味着全球进入再通胀,最终导致美国利率上升。不过美国利率却可能面临短期内下滑的风险。Charlie McElligott解释称:
# b& H$ F r( c* A- k2 b& [ ?) G
$ ^1 X; l; _! l6 q2 h 当前的宏观经济格局是,美元走强代表美国再通胀交易,也意味着美国国内经济增长预期的上扬,美国国内的名义利率也会随之上升。但是市场正在转入新格局,即美元走强并不会进一步推动全球再通胀格局的形成。因为美元和原油价格之间一向是负关联关系,美元走强也不会利好全球贸易和大宗商品价格。而人民币升值是美元贬值的因素之一(虽然影响较小,前者却会直接引发后者),也从而会引发美国利率走低。等到美元和大宗商品价格之间的负关联显现,才会推动利率继续上行。; S. C0 j- f/ k; Z1 _, c
3 c, H: }9 l7 Z) r0 m
此外,另一个点是,人民币升值将有助于逆转中国国内资本外流的趋势,中国央行也不必为此继续减持美债。没有了央行大幅抛售美债,美债收益率自然也不会大幅高企。
9 E& t0 s4 n4 e* b+ I6 o, y' L
9 {0 c' r, A- |$ E8 i) ] 所以,人民币走强-美元贬值-美国利率下降的局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而中国通胀上行最终会影响全球供应链,并继续向全球其他国家输出通胀,美国利率也会随之上扬- K4 J+ P! ~" |5 c4 P3 M
9 _6 Q1 W& }2 B# C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