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月光论古今8 G, }% @) m0 U% d" }
f3 ]: f; u2 r+ @% U1 ]+ o当地时间2月8日晚20时,白宫新闻发言人肖恩·斯派塞发表声明,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天致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感谢习主席在特朗普就职时发来的贺函,祝愿中国人民元宵节快乐,鸡年丰衣足食。 # m) j/ q% ~9 V Y0 I% Q
4 U+ i! B- g. V! V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特朗普看来还是不习惯按套路出牌,前面是让女儿伊万卡去大使馆拜年,现在自己写信拜年。傲娇的新总统,最终还是回归现实。- s6 D t. l& p2 l. C$ R
5 Y1 v, S+ v% A! G" a( U美国欠着中国好多钱,伊万卡去拜年时,我还以为是杨白劳打算拿她给黄世仁抵债呢。可这个杨白劳却是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还打算筑墙打贸易战。
: q+ p; G& u2 h2 k: B7 u
' p) e; N t5 K3 O' N中国要用多久才能超过美国,现在不知道,但美国打翻英国却是有迹可循。相对于真正的战争,贸易战也许是最佳方式。
( ?' m1 M2 b- W. ]6 i' x+ C
% t% s! q& c: W- J9 S: w! L7 \7 x* g9 E0 l0 Y' I! z
英美贸易战! Y4 o! t3 a$ z8 ?. j, \, S0 Q( E- P
( r2 W- u0 s& L4 P1 ~两次世界大战把日不落帝国拖成了二级强国,美国却迅速崛起,一落一起,注定会在全球范围发生利益碰撞。. G* i* ?* f% b
1 l( A8 r# Z! |
1945年8月,轴心国全部战败,美国突然停止了《租借法案》,英国失去了原本在二战时期美国给予盟国的拨款。经济学家凯恩斯对此评价是:毫不夸张的说,这是经济上的敦刻尔克。' P: ^, O# X: Y% T; P6 g
! Y! e0 C- G0 w8 A, x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英国在二战时期面临生死存亡的重要时刻,凯恩斯评价是准确的。英国只有两条路可走:4 @9 H2 U% {, G
一,独立自主,自立更生,渡过经济上最危急时期
( f# R" I0 H- K5 h$ E' H3 z& b: a' G
" i0 U; \7 I6 h0 D二,继续与美国结盟,走绥靖路线。
( _# d4 N9 ?3 ?2 T3 a! T3 J
, E+ Z4 P+ U7 {6 }3 e( C5 l第一条路,对于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来说,不可能走得通,而第二条路,将意味着英国将面临美国全力的贸易进攻。
( v% n( B0 }9 L! ?: g5 P! s
3 c+ M0 ?' j2 T与纳粹德国绥靖,牺牲的是其它国家利益,与美国绥靖,牺牲的是自己的利益。
% l: @# a& T" ~: }3 p' I8 E- z. k( c& X
英国采取了一种综合路线,就是政治军事上结盟,商业贸易上对峙。
& i; _5 o+ y" |+ O" Q. G) r- C- a) O* ^
美国那时高喊“全球自由贸易”,而英国则只强调盟国义务。贸易上的较量其实就是两国国家利益的较量。! Z+ {: q# S% E$ Y* x
2 i# c- \% v* E1 c+ f当时,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是主要矛盾,英美矛盾是次要矛盾,但今天有必要回头看看这场新旧帝国之间贸易战。
, g1 ^' |* ]3 D! x$ ~: Q0 Q' Y. h# d
6 @: b4 S' j& ?3 r1 J1945年12月6日,英美在华盛顿签订财政协议,英国得到急需的44亿美元贷款,但英国付出的代价是:
" E& U* X- H0 X5 ?' }9 J7 z
6 |: H, Y' |( j) k7 r: x' j1,同意美国扣回6.5亿美无,作为偿还二战一部份债务。2 ]: @8 p3 p, W
: Z7 H5 Y ]- r ~7 M( ~" i2,同意实行“贸易自由化”,降低关税。: J* |( k) _! c' M
% q2 Q; n, U2 M Y, z3,英国不得限制美货进口。3 }4 q+ g# h( U+ _! B) _
# a5 ]$ _8 M5 ]1 Z9 f$ O
4,英国放松英镑区以外的外汇管制,一年后允许英镑自由兑换。
; \6 h. ]0 @, O: W
" H @* l! ?& c9 v: A1 c到了1947年,英国履行英镑自由兑换义务之后,引发黄金储备灾难性外溢,但这仅仅是开始,1948年7月6日,英美“马歇尔计划”协议签定,英国再次付出代价:& R! j; m% ] D: _/ f3 u" v! `
% O/ }2 a% y* I3 {1,保证美国在英联邦各国得到原料。
3 L8 U6 ]2 \4 o' ~) z$ v* h, ~$ I6 ]7 p5 g+ z7 w* L5 g
2,允许美国企业和个人在英联邦领地内自由开采矿山。
3 y6 r% T7 m$ F3 C) q5 M" E! ~+ Z/ |+ E! w7 W
3,英国经济情报必须向美国提供(单方面)- B, F/ n2 J! j0 b( l7 |# E( y
' S" V' l# Y8 k7 y4,不得向社会主义国家输出被美国禁止的货物。
' Y- T: A( [6 E* X. Z
: i8 B9 \/ J) ^9 Q8 U- ]% B7 s该计划成了美国控制英国及西欧经济最有力的杠杆,虽然幌子是援助,本质是投资,而且红利惊人。
4 z0 b( f4 k# X; I2 x: ]' {6 ^# S. H' A* Y# g7 f$ @% l
1952年6月30日,计划结束,这时,美国驻伦敦大使馆人数高达1298人,美国人渗透进了英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领域。
# n! e' `! i9 _% Z ~- v5 a1 {0 d6 h: X1 B
英国要摆脱贸易上被动局面(大量的粮食和原料进口),必须重整工业生产,提高工业品出口量,英国主要的优势产品有:小汽车,卡车,摩托车,自行车,冰箱,收音机,洗衣机,吸尘器,机床,涡轮发电机等。9 f% [/ @9 j' n4 s6 H( @% P9 [& W
* ?) V& N- ~( n( g. F但这些产品面临着美国越来越强劲的竞争,二战前后,英国从一个高喊“贸易自由”的国家,转向了构筑关税保垒的国家,而美国则天天对它大喊“贸易自由”! \8 J/ m1 K$ O# h. v
0 ]2 s* c1 w5 J" D0 ?1 N4 V
英国对付美国最有力的一招就是“英联邦贸易圈”,在这些国家内,大家抱团,不跟美国玩,关税也没有门槛,英国向他们买原材料,他们向英国买工业品。# V* m L( W5 e" R& E* B
5 l+ L+ t, P1 X' f, x
美国想接过英国头上戴了好多年的“世界工厂”帽子,你搞贸易圈子挤斥美国,那美国就会来拆台。$ x$ F5 T1 }" L l I- \
/ I n6 @& Y9 T
等西德跟日本恢复生产后,英国麻烦就来了,因为它没有价格优势,德货,日货,美货比英国货便宜得多,这样子,英联邦贸易圈就动摇了。
2 U* f% B) |" X: M3 Z5 u: @/ z* G" c: W- a. w! c0 A
英国的优势质是质量,喷气式飞机,各种电器当时都是杠杠的。然而,整个世界贸易市场结构不利于英国。7 w+ x# i" u$ P# j& b
' f& A# R! {" k7 s" F在拉美,美国彻底将英国货挤了出去,在欧洲,马歇尔计划的威力体现出来了,1937年美国对欧洲出口只有7.1亿美元,1952年达到25亿美元,翻近四倍。英国只有18亿美元。
7 _' q) L% ^" a9 T# h英国必须守往它在英联邦和中东英镑区的地盘,英联邦特惠国待遇排挤了圈外竞争者。8 @, K6 _9 E. |1 h
美国前两年设想TPP,就是想排挤中国,结果还没开张就黄了,苦了那帮小弟。
; e6 ?2 P. F- P1 a( U1 K, }当年,美国是想方设法要攻克英联邦贸易圈和英镑区这两个最主要堡垒,从1938年开始美国就开始轮番进攻。上面提到的1945年《华盛顿协议》就是冲着这个来的,英国一步步退让,美国一步步逼进。
. X. ?6 C/ F( Y除了政治,经济发动攻势,美国还在舆论上进行引导,西方报纸上最常见的就是“自由贸易”“开放世界贸易”“机会均等”“打破壁垒”等词汇。
7 t5 f- B) C% A- M! `美国立志要成为二十世纪的世界工厂,攫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垄断权。打败英国,美国必须手里有工具,1947年日内瓦会议上美国抛出了“贸易和关税总协定”,这是美国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初草案。
% ~/ x$ M* t8 |; o7 t$ e有了这个工具,英国只要加入,就必须逐步开放它的英联邦市场,取消歧视性规则。英国一直想弄死这个关贸总协定,这显然对它是不利的。 Z8 w. l# a, _1 t3 R* b# [* X6 m- ^- f
+ q! m. T' B$ l5 e+ M/ @ e1953年,日本也想加入《关贸总协定》,英美冲突再起。同年日内瓦会议上,英国贸易大臣桑尼尼克罗夫特公开表态,拒绝日本人加入,因为英国产品很难跟价格低廉的日货竞争。而美国则坚决主张日本加入协定,在这场英美贸易战中,美国有一盘很大的棋。
' I1 V4 L6 a6 T4 O1 `* S. s5 K& ^/ d最后法国等国提议,两年后再谈日本加入问题,算是缓和了英美矛盾,但英国没有签字。9 `/ ^1 ~' i- |. S
1953年,缅甸虽然脱离了英联邦,但还留在英镑区,它成了美国最理想的突破口,缅甸原先奉行还是跟英国的协议,日货关税50%,英货20%。 Q6 O! p- Y2 [ M) T1 p/ p
但缅甸在美国压力下“叛变”,把日货关税调成跟英货一样。这个口子一开,日本产品在东南亚市场就看到了希望。3 k- {. m! A( _6 O- h' Z
英国进行着最后的防守,英国保守党领袖艾麦利公然提议废除《关贸总协定》,如果贸易战战败,英国只能把绅士帽摘下,拿在手里向美国乞食。 w) S2 D1 X3 ]8 ^
1953年秋天,在日内瓦英国提议修改《关贸总协定》,被美国拒绝。
7 J r1 g( u7 H6 n: `$ d9 Q5 t美国在贸易战中除了进攻,自己防守也非常严密,因为降关税是双方的事情,竞争上美国未必处处占上风。# D v& U7 C# F9 @# \
美国对自己的国货非常保护,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购买国货法案》,一直在生效。
$ ^9 v* j% S P: G; d, S& e美国是世界上对国货保护最严厉的国家,这点很多人不知道。像中国,总是以民间抵制洋货为主,美国则是立法。9 t) p2 W* \) u' s3 C( r
《购买国货法案》就是说,美国凡是政府部门,在使用财政拨款时,必须购买美国货,像办公桌,椅,文具,用车等,只有在外国货比国货便宜25%时,才允许购买外国货。! d- x- u z* a4 j# ^" M0 j4 _
也就是说英国步步退让,就算答应了日内瓦条款,包括英国在内的外国货还是很难进到美国市场。
! |9 F2 B) }# X/ _8 ~5 h5 g' u! Z5 b1 m
美国对英国货的关税非常高:威士忌30%,毛织品58%,玻璃品35%,机器50%,所谓贸易战,就是攻守兼备,打垮了对手,将来你才能制定规则。
) f$ ?- J! t2 |% L( P& g除了这两招,美国还有阴招,就是在海关报关时,把手续尽量复杂化,一有纠纷就让进口货物扔在仓库,拖它个一年以上。% w- C: E2 I9 N5 n) F$ ]
1952年美国法庭审理的这类案件是83000件左右,审完的只有六千件。“商品过海关的时间,比哥伦布发布美洲大陆的时间还长”,这是美国佬自己说的。
9 {/ O( I2 C. r1 e8 g* b1953年美国“约瑟夫水坝”招标,英国公司中标,工程价六百万美元,美国政府却拒绝了让英国承包。英国贸易大臣表示惊讶,但美国就是这么霸道,你想乍滴,理由有的是。4 X3 E! C! A3 Z1 W _% R0 M
舆论上美国是这么解释的,因为美国国内有主张自由贸易和极端保守两派,因为民主,所以政策有时会矛盾。
# m/ ?0 l) w- d; \1 U2 p# r到今天美国还是这一套,军事上还要分鹰派和鸽派,很多人也信,中国不是有人也喜欢把中国军方分这两派。
# S7 z, c9 w4 m+ @0 v- N( N美国最终目的是摧毁英镑主导体系,只要英国有优势的商品,美国的资本集团就大力投资相关产业,杜邦,美纺,孟山都,联合碳化等都是其中排头兵。4 i4 D' p! F5 T7 s! v
英国这场贸易战打过后,出口美国的只剩下了奢侈品,然而这类商品,只要经济一不景气,马上需求量急剧下降。2 C- L7 b1 @' y
贸易上的不平衡,导致了英镑与美元之间的力量对比换位。美元渐渐从并存到取代英镑。直到今天,美元石油华尔街体系横行全球。
4 @' U3 N. J/ R# W) X回顾历史,是为了面对将来,中国与美国爆发贸易战几乎不可避免,只不过,大家剧本拿错了。美国大搞贸易壁垒,中国喊着自由贸易。: A$ l. d" T3 E& d
美国守,中国攻,攻的人比较主动,但也不能忘了防守。最重要的是将来谁来制定规则。
2 g0 T! e1 ^$ Y3 f3 Y8 ~, h; n' k1 a3 ^ g) @* l# P
优势在中国这一边,时间也在中国这一边,只要步伐不乱,胜算很大,但千万要提防卖国贼
/ i! l3 ~1 d8 k, @* z
4 ^: E3 c' A,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