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0月9日报道,中国消费社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大城市乃至中小城市,中产阶层日趋壮大,旅游等休闲消费正在增加。跨境电子商务和便利店等消费者花钱的渠道也在增加。虽然经济增长缺乏以往的强劲势头,但中国政府也力争实现从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这一经济模式转型。) H$ ^& I- \2 Y1 D: M8 z
e* L- v. u5 V" r9 }4 n! T! a; A- s/ G- X3 ]8 D6 K W
% [: b0 b# X1 O; `
0 ^/ V9 o5 t; V% t- N, }
8 ` ^% t7 U+ B6 o% _* I: D: G# G- ` 报道称,8月下旬的一天,尽管是工作日,中国东北地区的辽宁鞍山闹市区的百盛商场仍然顾客盈门。在法国品牌的柜台前,女性顾客热心选购面膜和身体保养用品等的情形引人关注。鞍山一直作为钢铁之城保持繁荣,人口约360万人。但在中国是被称为“三线城市”的中小城市。由于基础设施需求低迷的影响,作为主要产业的钢铁不得不减产,城市经济减速迹象明显。在这种状况下,闹市区仍人山人海的景象反映出中国消费的现状。
7 z& v5 O3 Z: X$ s @% W! }+ W- @, P7 u3 ~7 j6 q7 q0 A; n, ^
报道称,中国过去以廉价劳动力为武器,从海外吸引投资,成长为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制造大国。实现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之前的高速增长,以上海等沿海地区的大城市为中心,收入水平不断提高。0 E; M8 g$ X" g7 G
4 Y" {5 n5 Y$ v 201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约8,000美元,跻身于世界银行定义的中等收入国家的上游。但在目前,经济增长放缓,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原因,对中国投资也在减速。与被视为高收入国家门槛的人均GDP达到1.2万美元的水平仍有差距,这样下去,有可能在成为高收入国家之前就陷入经济长期低迷,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6 f7 e8 z. z; B4 }, \) G2 M7 V6 |
2 i% d; |7 }/ V! C 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正在转变经济结构,以像日本和美国那样由消费拉动经济。在推进旨在消除沿海地区和内陆贫富差距的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大力提高了收入水平,结果中产阶层开始在大城市乃至中小城市发展壮大。2016年1至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零售市场)比2015年同期增长10.3%,达到约21万亿元,保持2位数增长。
5 _0 A; r1 B8 o* I
6 ^& |7 Q1 n7 x- m. ^ 报道称,中产阶层日趋扩大,消费者迈向成熟,此前奢侈品牌等高价商品一边倒的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开始享受符合个人兴趣和偏好的消费,旅游、电影和体育等娱乐产业和服务产业表现强劲。3 h- H* e% A+ F" V% X- z: u. n
9 P4 {1 E# ]' A1 b 另一方面,钢铁等面临产能过剩的制造业的效率低下这一问题仍未解决。如果制造业的裁员压力加强,有可能对一直支撑消费的就业和收入产生负面影响。能否清算过去高速增长的负遗产、实现可持续的消费主导的增长模式?中国经济迎来重大拐点
6 u. l, x8 z$ J8 `
# z/ e n$ A! q8 c0 B# w'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