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二的核电大国,仅次于美国
9 P$ g/ n9 A8 G/ a) h
+ f4 o% M+ _( G) P5 n6 v) v+ Q7 D' I+ D0 f( @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当前在运核电机组数达34台,仅次于美国、法国、俄罗斯,位列全球第四。此外,中国在建核电机组20台,稳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在建核电机组数的40%,是世界上核电发展最快的国家。从总装机容量看,截至今年7月,中国大陆核电总装机容量5500多万千瓦,同样位居世界第四。4 E+ x6 i4 n4 B& v. g& l
/ y2 Q- a9 m1 q9 N
上述34台机组,既包括已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也将已并网发电、但有待正式投入商运的机组计算在内。在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中,核电始终被寄予厚望。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若要按时完成在运、在建总装机8800万千瓦的目标,“十三五”期间每年至少开工6台机组。此前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曾称,到2020年,中国核电机组数量将达到90余台,从装机容量上讲,将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二的核电大国,仅次于美国。
/ F0 Q; d1 a$ H* N g* N
0 E9 t! y: v! B7 F( l" X 若按各国所拥有的可运行(operable)核电机组数量排名,前五位分别是美国(99)、法国(58)、日本(42)、俄罗斯(35)、中国(34),均是能源消费大国。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日本关停了国内所有在运核电站,但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日本资源匮乏,核电的缺失使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面对电力短缺的现实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日本政府在去年重启了位于九州鹿儿岛县的川内核电站。
3 |0 M0 v/ T$ R+ t' F; Y1 b7 z& `9 f4 X( ^% B+ d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6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27594.90亿千瓦时,商运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953.89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3.46%。与世界水平相比,这一比例仍然较低,与燃煤发电相比,核能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3004.7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7872.4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25.54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22.24万吨。: N) z* c" ^. |7 P* c5 a! V0 B" ~, w
8 L1 ~9 v: N8 @ 从秦山核电站起步,中国核电事业历经30年发展,由于公众不了解而导致的“邻避效应”依然不容回避。不少人心中仍然对“核电站”三个字抱有莫名抵触和不信任。典型观点是,发展核电是好事,但最好不要建在我家门口。
9 M4 y% j w) ~6 J# @
r5 [9 f- ]5 V, S) X- q% F' D 为此,近年来国内核电企业通过定期公开核与辐射信息、主动公开核电运行事件、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公众深入参观核电站等各种方式,不断加深与公众和媒体的沟通、回应公众对核电发展的关切,希望打破“谈核色变”的恐慌。2 \1 ^ A; V: w D" T; y
2 @+ A, u* F) t/ \, W$ ]
以中国最大、世界第五大核电运营商,全球最大核电建造商中广核集团为例:8月7日,中广核第四届“8•7公众开放体验日”活动将在中广核大亚湾、台山、阳江、宁德、红沿河、防城港等核电基地联动举行,开放日邀请了近千名公众代表参与各大核电基地组织的深度体验与互动交流活动。去年,中广核围绕核电科普累计建成投放9个科普展厅,全年接待参观者25万余人。核电科普课程在全国九大核电基地近70所学校落地,覆盖学生超过1.5万人。. y5 u3 i4 _# j; @
% @; \$ b1 ~# F V8 W3 n, K, p
中广核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晓飞在开放日新闻发布会上称,从大亚湾核电站建设起,中广核就一直致力于建立和不断拓宽与社会的沟通渠道,采取了建立大亚湾核电站安全咨询委员会、记者见面会、科普展览等各种举措。近些年来,中广核更是加大了力度,从核与辐射信息公开、常态化的新闻发布、大规模的公众参观与对话、走出去贴近公众身边的科普宣传等多方面,加强与公众沟通。
. K2 A8 B `( X
4 ?% y# @' ^- x%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