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特斯拉辩解自动驾驶致命事故比美国致命车祸率低

[复制链接]
依依 发表于 2016-7-5 00: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最近导致了一起致命驾驶事故,2.5万辆特斯拉ModelS目前正在接受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的调查。如果Autopilot被裁定为确有纰漏,必将导致特斯拉ModelS大规模召回,这对科技狂人马斯克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也会给刚刚兴起的无人驾驶系统蒙上阴影。

  5月7日,驾驶着特斯拉Model3的布朗(JoshuaBrown)开启了Autopilot,最终却在该模式下不幸与相向而行并试图在路口左转的拖挂卡车相撞,当场死亡。

  特斯拉的声明有几个要点。首先是白色卡车在强光条件下使摄像头形成盲点,而且由于拖挂卡车底盘较高,毫米波雷达无法探测到车身,这种非常少见的情况导致了系统疏忽而没有启动自动刹车。同时,车辆碰撞位置为挡风玻璃,正是防撞系统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使得防撞系统失灵,直接导致驾驶员死亡。

  与此同时,发生车祸的高速路段也比较特殊,现场没有设置交通灯,而卡车正在左拐大转弯,这种情况即便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特斯拉强调,辅助驾驶技术还不完美,需要驾驶者保持警惕。Autopilot也会在汽车运行中不断提示驾驶员双手全程放在方向盘上,对车辆负责。

  上述事故中的布朗就是特斯拉的疯狂粉丝,平时会把自动驾驶的视频上传到视频网站,其中一个视频展示了他的特斯拉如何在高速路避开碰撞事故,被马斯克转发后获得了超过100万的点击。

  目前,当局的调查仍然需要几周时间,但更多人思考的是,这起事故是否意味着我们不该再信任无人驾驶汽车?

  毫无疑问,自动驾驶系统并不完美。但大多数专家都认为,它拥有远比人类自主驾驶更安全的潜力。特斯拉在声明中也称,这是Autopilot系统行驶超过2亿公里过程中遇到的第一起致命事故,远低于美国致命车祸发生率。声明称,在美国机动车平均每行驶1.5亿公里发生一起致命车祸。

  警方最近的调查显示,在车中发现了DVD播放器,另据目击者叙述,该播放器事发时正在播放哈里·波特影片的视频。有报道称,布朗过去六年里因为超车吃了8张罚单,周边的朋友形容他喜欢追求速度和刺激。

  许多安全监管者和汽车制造商认为,给汽车安装自动刹车技术应该成为所有新车的标配。当汽车自动探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将会启动刹车,以防止驾驶员没能及时反应。这一技术可以避免一些致命危险的发生,但并非有了这些自动技术车祸就再也不会发生。

  有分析认为,不少自动技术已经在汽车行业得到良好的应用,但是,在自动感应和其他技术相结合而成的整套无人驾驶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之前,人类仍然需要配合和警惕。

  比如,现在的不少车辆都装有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利用摄像头识别车道的标识线,然后由连接到转向装置的微型马达把汽车引至车道中间。但如果车道的痕迹难以辨认或者根本没有标出车道,那么这个技术就完全无用。

  另外,汽车系统就可以使用摄像头、雷达和其他传感器来探测道路前方的车辆,并始终和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距离。理论上来说,这个所谓的“主动巡航系统”可以让驾驶者在高速公路上不用踩油门也不用踩刹车。

  除了特斯拉以外,奔驰、英菲尼迪和宝马等不少汽车品牌的一些车型也都搭载了上述系统。系统的关键在于,驾驶员必须始终保持双手放在方向盘上,一旦双手离开,车辆就会发出警告,否则系统会自动退出,迫使驾驶员自主驾驶。

  不过,自动驾驶系统暂时无法完全满足城市道路或者更复杂的路况上的驾驶需求,这也成为很多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的努力方向。例如,宝马公司最近就率先亮出时间表,明确称将与英特尔以及致力于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领域的以色列科技公司Mobileye联手,在2021年全面推行适合城市交通的自动驾驶汽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enllbp 发表于 2017-12-13 03: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4-6-13 06:36 , Processed in 0.0215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