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澎湃新闻: A9 O$ o q f
5 ]8 J* r6 L6 l# w* |. O$ ~
W7 o4 t4 o; N- e4 X' P
11月24日,87岁的李嘉诚遭遇商业生涯中罕见挫败。李嘉诚名下长江基建和电能实业的137亿美元(870亿元人民币)重组计划,当天下午举行的股东大会上遭遇否决。2 {, o! z. q; D9 ~( p7 J$ _0 J
/ Q! M* Z+ `4 ~9 V7 M7 n) y4 ~! u根据相关规定,两家公司的合并交易,必须得到至少75%少数股股东同意,同时持反对意见的少数股股东不能超过10%。
; b9 n; `3 _- S @: J( x) D7 U' U; d5 \3 c$ P
+ p% H# e! {( D; v; U) `
但是在11月24日的股东大会上,有49.23%的独立股东反对合并的建议,这使得合并计划不能通过。
, @5 _+ J2 T1 L
P& e2 d; p4 i5 c% B重组方案遭遇股东否决,主要原因是电能实业股东认为,长和系提出的换股比例不合理。
9 M: ?8 K3 _ h* ?4 ]. d% W6 M8 ^5 r ^& Q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参加股东大会的人表示,数百名大爷大妈级的小股东涌入会场,就此项交易向李的副手、电能实业主席霍建宁提出质疑,不断质问他合并是否符合股东最大利益,令霍明显表露出不安神色。
5 K8 p8 r( C L( r+ m3 ^: w% j1 i1 i, J: D; U! \" X
根据香港证券法,李嘉诚至少一年内不能重新提出合并计划。这使得他在退休前重组商业帝国的愿望暂时落空。' S" C( [# u4 t0 _
) M5 t6 R# Y ^+ x% T. D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基建9月初提出以换股形式合并电能实业,寻求合并其公共事业业务,以便进一步扩张。
4 A) d0 k' B0 H7 V1 b: z% Q' ~' c
今年1月,李嘉诚已经完成了名下最大两家公司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的世纪大重组,两家新公司——长和与长江实业地产全部在开曼群岛注册。
& x. |; b/ M$ i" P: K1 M: t9 ]: Y* l3 o0 w6 y
而如果此次重组获得通过,李嘉诚名下唯一一家香港本土注册公司电能实业也将因为合并而消失。
1 c0 A- E5 a3 @/ _$ ~$ T1 {0 O
这也使得9月份的第二次合并重组计划宣布后,围绕李嘉诚迁册以及撤资的言论被不断发酵。; H. e. s- D. G( j1 j w
4 _8 G" `: w3 g6 T' j2 s! x, @* b长江基建为长江集团旗下主营交通基建、能源基建及基建材料等业务的公司,10多年前,李嘉诚一手创办长江实业,将旗下的基建业务分拆上市,组成了“长江基建集团”,并交由长子李泽钜打理。# U# H* R6 U4 n' z* {. _$ ^; z
9 @, f3 m* c. y5 }! [8 a8 m
电能实业自1999年开始投资海外,目前业务遍及英国、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等,2011年海外盈利首次超越香港本土业务。
- m9 o2 V: x }' J7 K$ J9 t' V- t/ d1 s0 U. I* }/ @2 k4 s+ I
对于重组计划失败,长建主席李泽钜在长建的股东大会上解释集团需要提出公道的价格,否则会被长建的股东批评,并表示“不能够只讲钱,也要顾人情”。他也表示,长建做任何事,包括收购,都不会永远抱有志在必得的心态。
/ q y, [" ~, I3 Q y, R5 w
/ x2 v% G& T7 O7 P. \李泽钜此言似乎意有所指。一个月前,长和在英国高达千亿的电信收购案被当地反垄断机构宣布调查。* d" F, |8 H' g% a" p. V) o0 c
d1 f% y1 G8 X' o& J/ Y2 K" w值得指出的是,对小股东来说,反对似乎并无益处。
# Z2 y4 q3 S! Y$ _2 N6 J0 P% C* m8 k' _4 q+ n
最早建议长建及电能和并的大和证券近日估计,因宣布合并后两家 公司股价分别上升,一旦合并失败,长建和电能的股价或会在未来12个月分别下跌多达26%及35%。
( M4 ^1 x" L, C4 d% @( {( d
4 @* i6 Y; b- E3 ?6 T- F E" {; P长江基建及电能实业股票均将25日上午9时复牌。
d \, y- [4 i8 E) p0 {5 J" M5 M% F5 R p% v/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