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多维新闻 相对于中国在尼泊尔用1,000吨油料换来对方的倾心,印度在所有“中印对抗”的场合都显得自我感觉良好。当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在非洲似乎存在投资放缓的迹象时,印度已开始大办“印非峰会”,似乎这已经成了甩开中国的第一站。但也有分析指出,在当下的印度,也存在着让该国经济增长率被打回原形的危险。
+ C7 Y8 w5 o1 c& J: H! ` 新德里的非洲雄心$ o( T/ k$ W# L# Y( k
0 B& J: T+ M X/ b3 o N% k 据悉,根据新德里10月25日消息,印度已计划举行“印非峰会”,邀请40多位非洲国家首脑。目的是更多地介入非洲大陆经济,与已经大幅超前的中国进行竞争。早在2008年,追随中国,日本和欧盟的脚步,印度曾经举行了首次“印非峰会”。在10月下旬将举行的“印非峰会”将是第二次,尽管此次大会因非洲国家的埃博拉疫情拖延至今。但本次大会仍是1983年来印度最大规模的与非洲国家领导人的会议,参与国家从第一次的14个增加到40多个,会议由印度总理莫迪主持。
" \- K% v1 B/ }8 F* p5 t
1 L6 ^" n) z8 o4 G$ Y
' L) @7 c; l( j9 [; V7 d
1 I7 Z1 P0 ^. N8 r, x! F
" T z0 [' P) {$ d @; V 面对北京,新德里一直充满雄心壮志. r3 {; U& }3 I6 b) [% O1 h# V
/ \( t U& X/ D# S8 E1 F
1 T9 P; F) A- G" ?1 K/ c; K 当下,印度在非洲的经济影响力远远落在中国后面,去年中非间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相当于30个经济上在非洲倒数的国家总和。不过,印度与非洲的贸易额也在不断增加,从2000年的30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700亿美元。由于中国已经被西方媒体打上了“新殖民者”的烙印,这使得印度开始谨慎,希望自己在非洲的形象是个朋友而不是掠夺者,因此新德里强调与非洲的共同历史,称“印度从16世纪就与非洲进行海上贸易,并且一起抵抗外来殖民者”。资料显示。在非洲的印度人有270万,大部分生活在南非,印度独立英雄甘地就是在南非开始其争取独立的运动。4 [- E5 a: O& j" @/ Q
: o3 G+ S; S2 y3 L! t 印度在非洲的投资只相当于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六分之一,为300亿美元,印度对非洲的出口只占其全部出口的百分之十一,尚有很大余地。此外,与中国领导人相比,印度领导人出访非洲的次数要少的多,上台后频频出访的印度总理只去过非洲的两个岛国毛里求斯和塞舌尔,所以一些研究认为:印度到非洲大陆发展较晚,政治关系也不够紧密。, J/ P- `! H3 [4 [) e
( P& o9 a3 ` O" O* r1 } 有观察家指出,印度在非洲的底气似乎和中国在非洲投资进程放缓有关。2015年上半年,中国在非洲绿地项目及现有项目扩建上的跨境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84%,从35.4亿美元降至5.68亿美元。随着在大型项目上的投资减少,有迹象显示中国投资已重新聚焦于对非洲大陆的原始兴趣,即原材料。《金融时报》指出,中国2015年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水平“与其说是上升趋势出现了逆转,不如说是恢复原样”。中国对非投资在2008年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达到了117亿美元的峰值,而在随后5年间回落至年均15亿美元。去年新显现的投资激增势头并未维持下去。
" ^( g7 Y7 B1 e j6 |
1 K2 Q: A4 ~: H6 p/ F% j7 m 但问题在于,与中非贸易相比,投资只代表中非关系中相对较小的一部分。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世界银行(Word Bank)的数据显示,中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之间的贸易额从2002年的不到100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逾1700亿美元。这使得中非之间的贸易体量开始变得难以超越。
7 E% z0 K. i1 O+ s0 Z1 K
$ x9 s8 ]) Y2 O3 j+ u- `9 P. n 打回原形的危机: }0 c; D. S0 B
# u( R. z. R8 @) y) D9 h 事实上,外界分析人士对于印度已开始转向悲观。有英国媒体26日发表文章即称,在一片灰暗的新兴市场图景中,印度经济事实上相对比较亮眼,于是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增长引擎的吹嘘也越来越多。印度副财长辛哈(Jayant Sinha)最近大胆预测称“用不了多久,印度就将在增长和发展方面把中国甩在身后”。但就当前情况来看,就算印度能把中国甩在身后,也不会如此之快。尽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印度2015年度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超越中国,但有三点原因显示印度情况并不乐观。
1 K7 l G, n; w* @7 m) t; S0 l( Q/ Y0 u, B6 Z1 Y7 v- Z
首先,印度的统计数据很可能是错的。印度今年2月引入的一个新的GDP数据系列调高了它去年的增长率,对该数据赶上中国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些数值历史短暂,没有详细的基础数据作支撑,而且与工业产值和进口等其他指标相冲突。其次,印度去年增长率赶上中国是一系列一次性因素造就的。自2014年末以来,全球油价的暴跌让印度从两方面受益,一方面通胀得到抑制,另一方面莫迪的公共财政改革具备了比较有利的条件,让他能够在不用向消费者提高价格的情况下削减昂贵的政府燃料补贴。第三,在眼下中国工资水平和成本不断上升,导致制造业被迫撤离之际,印度希望增加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以释放自己的潜力,与亚洲东部国家竞争、吸引从中国撤离出来的制造业落户。要实现这个愿望,印度依然面临重大障碍。在数年扩张之后,印度制造业增长在2012年至2014年间出现停滞,令人严重怀疑其潜在动能。 M' d% \6 O/ f$ K2 g! ?9 ^! J
! r: W w6 E- }. x& Y# i 此外,还有分析认为,莫迪政府在法律改革问题上的受挫也有可能阻碍印度经济增长的速度。资料显示,对土地征用法律进行改革是莫迪作为印度总理的标志性项目之一。但是修订法律、以及引入增值性“商品及服务税”的议案,今年夏天在腐败丑闻缠身、打乱立法议程的议会会期中搁浅。考虑到企业无法在劳动力密集地区附近建设大型工厂,印度推动制造业发展的任何努力可能都会以提供较少就业的资本密集型项目为主。
* A$ e7 p2 o. ?1 \
5 G }. @( ~9 W2 ? 当下,莫迪政府坚称将继续推进改革,但他的政治操作空间正在缩小。如果莫迪清除投资障碍的信息没能在近期的贫困地区选举中得到共鸣,这对莫迪明年能否继续维持其政治劲头将不是个好兆头。如果印度的周期性优势因此消失,那么,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就有可能会被打回原形! `) x$ z) @& v* z8 X
) {# s! c( o t! F$ Y*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