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中国不再接受美海军力量在亚太地区占主导地位1 `& f9 |+ u6 n8 q( E u
9 g+ y0 G& D! W8 c5 y2 Z! D# B近日,美国海军称美国军舰将驶入中国南海实施建设工程岛礁的12海里内巡航。《经济学人》17日发表文章关注了这一问题。文章表示,“中国不再接受美国海军力量应该在亚太地区占主导地位。”美此举欲“一探中国日益强大的海军力量”,这是2012年以来美国首次主张,其在国际公约下享有权利,接近中国要求主权的领土。
5 n$ @( V# S3 K( U3 A+ z0 A6 @
- {' i) @5 a9 Q8 [+ d文章称,尽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但美方对中国在南海岛礁实施建设工程问题上的担忧仍未消除,美国重提“航行自由”随之而来。
0 U" V8 I1 g; a' H" O* c: F
1 y& P' e4 [+ |8 @8 y, X2 y3 O/ R但文章指出,虽然美国海军依然在海上享有霸权,但其霸主地位已不再毫无挑战。. I# N$ z! ` a! M
4 X1 p/ J( O1 h& B- z
“海权”(sea power)这一概念带着19世纪的光环,让人联想起纳尔逊、帝国野心和炮舰外交,但“海权”并未过时。文章提及了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根据资料显示,马汉曾是美西战争的指挥官。作为海权论的鼻祖,他曾著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海军战略》。
* i# H) p. c" B3 M: H5 Q
: \7 V7 W# F* z+ @文章援引马汉1890年时所写,“得海洋者得天下。利用海上商贸和海军力量控制住海洋,也就意味着在世界范围内形成重要影响。不论陆地上多么富庶,海洋在促进必需品贸易中的作用仍不可取代。”% K/ m% u7 b, P+ f% a
9 l) o( g, A4 B包括海军硬实力和贸易、自然开采的软实力两方面的海权建设素来至关重要。如今数据在光缆中穿梭,人可以在空中移动,而只有货物运输仍不可避免地依赖水路——全球贸易总重量和容量有90%之多都在海上完成。) e0 r, M' a$ i! \6 I( Y* @
- u' q% @) B! d0 E) {: V5 r
不过,海洋自由连通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受到国际体系规范的。各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几乎都加入了这一体系。然而,文章指出,数十年以来仅有美国及其盟国,有管辖的能力和意愿。# r6 ?: B! f+ c, f; {
# n4 n* E" l( G: {文章表示,二战之后,美国畅行国际公海的霸权只受到了一次“短暂的”挑战:上世纪70年代,苏联打造了一支令人印象深刻的蓝水海军。但巨大的耗费甚至让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支海军是导致20年后苏联解体的众多因素之一,而冷战结束后,大部分造价昂贵的军舰都无人问津,锈蚀在北极军事基地。
1 g% x2 Y+ i9 N: p, @( m' H& t$ B# @5 S! Q. r
不过,文章指出,情况可能正在发生变化。10月7日,俄罗斯位于里海的军舰“耀武扬威地”向叙利亚境内目标发射了26颗巡航导弹。不过有报道称,美国指其导弹一部分落入伊朗,俄方对此予以否认。
% q/ l2 ] S8 U) \4 K: W# S8 F) }) p
, a! V% b0 M* a ^+ r- |& p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军事专家猜测俄罗斯可能拥有这些武器是一回事,亲眼所见又是另外一回事。”俄罗斯已表现出从内部水域发射低空导弹打击欧陆大部的军事实力,西方军事规划专家必须做出应对。
& I6 C) R4 a' d! Q- n% S
- L' L7 g/ ^+ n' X( e不过文章指出,“但到目前为止更为严峻的海洋军事挑战来自中国。中国海军从最初不起眼的沿海装备发展成强有力的近海军事力量,现在更有进一步壮大之势。”近十年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远程操作频率加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除了在印度洋维持常驻小型舰队打击海盗外,在西太平洋也多有军事演习。上月中俄军演结束后,一支由5艘军舰组成的中国舰队曾在阿留申群岛附近航行。4 r8 n4 P; U! [# N) a( o# g
4 X3 v9 c7 x) Z+ I7 `今年5月,中国发布军事白皮书,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角色正式由“近海防御”扩充为“近海防御,远海护卫”。文章认为,原本优先考虑近海控制的战略,已被中国不断扩大的经济和外交影响力而代替。# j# t3 P2 `+ Y+ O
. C, `( v" H2 z) v0 K& v文章指出,认为陆地重于海洋的传统观念必须改变,同时管理海洋、保护海洋权利和利益须引起重视。对中国而言,发展与国家安全相适应的现代海上军队结构是题中之义。
, p/ C& v" A4 o z* u3 f k6 e- j$ h
据报道,美国国防部8月宣布了新的亚太海上安全战略,强调三大目标:保卫海洋自由,震慑国际冲突与压制,促进国际法标准得到遵守。战略确认美国计划资源调整,预计2020年之前在亚太地区部署其海空军事实力的60%,这是2012年就宣布的目标。美国海军部部长雷·马布斯(Ray Mabus)要求国会增加8%的军费预算,在下一个财政年度内达到1610亿美元。他还希望海军规模从273艘战舰增加到300艘,有些共和党人认为应该到350艘。
/ e: y/ j: v4 K0 p" K' f; F# ]# Z+ K, m
美国此举是否只是杞人忧天?文章指出,中国海上力量的全球崛起历程有别于苏联海军大扩张时期。当时苏联拥有力量超群的潜艇队,主要用于战略性核打击及防止美军横跨大西洋增援欧洲。除此之外,苏联海军关心的都是如何展现大国地位,拉拢盟友震慑敌人,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影响力。+ g/ a+ S/ I! N2 ?* L* C
7 K7 b( _, o* O9 Q$ K. m7 n& F
不过文章也表示,上述几点也是中国所关心的。中国这样地域宽广、历史悠久、经济影响力大的国家不想让比如美国这样的潜在对手在“自家海岸边”肆意妄为,自然也不足为奇。
, `7 L: c f6 _4 X, W( l U/ h: _& f0 n1 L9 b
印度洋、中国南海和中国东海是世界经济的交通命脉,全世界最繁忙的港口有80%集中在这一区域,2/3的油料装运也要途经印度洋到达太平洋,马六甲海峡的每日原油桶量达1500万。另外,几乎30%的海上贸易要穿过中国南海,其中有价值1.2万亿的货物运往美国。这片海域占世界渔业产量的10%,海底据说埋藏有石油和天然气。) d9 m B3 O& u' p a
/ X. K" d) u1 E$ L5 @
文章指出,中国基于“九段线”对南海90%以上的面积主张拥有主权。美国对此不采取任何立场,只是坚持争端应通过国际仲裁而非武力解决,一切权利主张都应以自然地貌为基础。" Y D- y( C9 j3 }
) g! z% z2 c! |; e( J6 m
据报道,美国国防部发布的文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目前拥有亚洲数目最多的军舰,共有超过300艘核潜艇、两栖攻击舰和巡逻艇,而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国所拥有的军舰总数也不过200艘,还有许多军舰长时间服役,打击力度也不及中国。中国海事执法船只在数目上也有明显优势。4 [. q/ Q- D8 F; P
. p+ o4 s0 ^8 R& F
文章指出,中国如果有意,完全能够影响管理海上边界的规则和规范。但美国准备好应对这一挑战了吗?有人担心美国最终将难免选择撤退。不过文章认为,这几乎可以肯定是谬论。
7 n: [. r& g6 W P- C' y
, m% i, u" n* E* ^0 `中国海军虽然发展迅猛,然而文章援引中国官方数据称,中国整个国防预算仅相当于美国海军的单独预算。
% H3 x/ o @2 D% h; O9 x! c$ U$ y$ e- j* \4 f+ p- h) ^- J
数据显示,美国有10艘核动力超级航空母舰,其中一艘常驻日本。相比之下,中国只有一艘这样的航母,体积小,由苏联时代的旧舰翻新而成。另有两艘还处于建造阶段。美国拥有的3艘世界顶级水面舰艇——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也将悉数派往亚太地区,同时部署的还有其他战斗舰和战斗机。中国的军事专家认为,中国解放军要想达到美国海军目前的水平还有30年的路要走。' P* }( O/ c# @1 a+ J
8 U1 u( F8 g. f& z
文章指出,美国在区域和全球范围内还与多国海军协同行动,这也是一大优势。日本海上自卫队没有武力投射,但通常与美国举行联合军演,其实力仍被认为是排名世界第五。上月通过新安保法案,使得日本海军在更多军事任务上拥有了与盟友紧密合作的自由,引来中韩等国的一片谴责声。此外,日本与区域内其他各争端国也加强联络,如向菲律宾和越南提供软贷款助其购买巡航舰和驱逐舰。/ g5 }6 W, e! K. E' v
$ Z" {! f4 F% j* O# s; `印度海军是美国另一个强有力的盟友。文章称,印度开始与西方国家海军协同训练,且实力受到肯定。一年一度的美印“马拉巴尔”海上联合军演现在加入了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军舰,今年日本也首次参与。而新上任的莫迪政府计划2027年之前将海军扩充到200艘舰只,包括3个航母任务组及若干核动力潜艇
$ A4 W: f, p1 \& J% O1 g
5 |4 S' q( _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