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佈跟日本、加拿大、澳洲、新加坡等国家签订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时,美国总统奥巴马抛下这样一句话:「我们不能任由中国这样的国家决定全球经济规则(We can't let countries like China write the rules of the global economy)。」对刚访问美国,吃了国宴又下了数百亿美元定单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而言,这句话实在太不客气,也太不给面子,彷彿要告诉全世界两件事:其一是TPP是针对中国而来,其二是不能让中国这样的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范。对于崛起的中国,还有甚么比这句话更不中听呢?4 q3 b* e8 M6 ]& j
( [0 a/ y6 n: J% d
X3 i0 ]! M8 j
/ w$ R& O! q% ~, i: W$ m Y+ y% E% r- `. |3 L( u* v; {
* o# Q) K1 Q5 y7 F x! z
0 l7 c% H) C; N7 P- H- g3 _ TPP针对中国的说法当然没错。七年前刚开始谈判时,虽然美、日两大巨头都已开始把中国视为对手,但当时的逼切性不算大,中国在世界经济的份量仍然可控,所以各方都没有逼切需要完成协议。七年过后特别是金融海啸后,美、日以至欧洲经济受到重创,倒是中国几乎丝毫无损,不但轻易在五年前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还开始积极扩张海外影响力,包括近两年先后主催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及一带一路经济圈。对习惯主导国际经济秩序的美国而言,对向来是亚洲领头羊的日本而言,中国的挑战显而易见,它们只好加快TPP的谈判,情愿互相多开放门户以形成更大的贸易集团,加深彼此及跟地区的经济关系,平衡中国不断增加的影响力。
E' L. l, A8 t! H" v
! c! C% A# M; N 此外,美国既已把重返亚洲(Pivot to Asia)定为中长期的国家安全策略,它便需要全方位加强在亚太区内的影响力。增加部署在区内的海军,加强日美同盟,强化美澳军事关系,以至拉拢昔日死敌越南改善关系都是重要一步。但这些都不足以形成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持久地区经济网络。TPP则正好提供了这个missing pieces,把区内其他重要的国家(中国以外)拉进来,按美国的利益及规范办事。这样,美国在区内的位置就更稳固了,就可以更名正言顺的跟大家说它是个太平洋国家,在太平洋有核心利益要照顾。8 k4 W# [( L2 e0 t. C
' O- Y/ R! f( V8 |
市场规模影响话语权
. [1 L5 y' E5 F
# o6 _$ q7 P! {; Y& \ TPP除了令美国进可攻外,也可以起到守的功能。在国际贸易中,定规则规矩的往往是大的经济体,因为它们市场庞大,其他国家出口商不能不按它们的规则办事或生产货品,不然根本进不了这些市场,损失惨重。欧盟就是最好的例子。它在国际经济关系包括贸易谈判中举足轻重,靠的就是超过三亿人口的高消费庞大市场;任何生产商要打进欧盟,都得仔细了解它的各项贸易规定,入口规限,例如农产品如何生产,青瓜等农作物size如何,可以用甚么肥料、农药都有规定;不遵循或违反的话,企业轻则被罚款,重则被禁入口,苦不堪言。中国是十四亿人口的大市场,人均收入虽未追上发达国家,但市场规模已相当惊人。再过十年,它的经济体积肯定超越欧盟及美国,不但可以为入口货订定更符合中国利益的规范,更可以左右国际贸易的标准及准则,要求其他国家接受。到时候美国单凭本身的经济实力未必足以抗衡。有了TPP,美国的优势便可以维持一段更长的时间,足以避免由中国主导国际贸易、劳工准则。8 V2 _: ~+ {& x. c- T, d) Q" a3 c+ C
; K4 X/ y1 N B/ H: q! {
尽管美国国会内有不少反对声音,热门总统参选人希拉莉也表明不支持,但从长远的战略利益来看,TPP是美国不可少的工具' w, ~: ~; t) ]# j
5 n3 o) r2 t' p1 o+ b+ b, \5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