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 A3 A, p/ k$ R7 A. V$ f
@' a$ y1 P: q6 g/ E3 T
加拿大零售商协会进行的一项内部调查发现,加币兑美元猛跌以来,以美元结算的商品成本加重,本地零售商过去一段时间仍尽可能「选择性」涨价,但现在已经难以维持,未来将出手较大幅度的加价,升幅介乎5%至8%之间。
! y/ w" ?2 _, v; D! O: I/ _" p5 h- h7 U* O7 P0 W1 g* g6 H
该项调查於本月8日到11日进行,调查一批加国大、中型零售商户。调查结果反映,加元汇价下降对零售价格的大影响,「还在後头」。, v' b" v6 N" `9 O C
, j! y- R% \7 }" ], ]! |5 n5 I49%的受调查商户表示,加元贬值造成他们成本上升超过5%。
! c) r" e* ` ]2 ?% c5 H% s6 d$ q m
调查指出,这样大幅度的成本压力,是难以承受的,最终将被转嫁给消费者。「价格突破的时刻可能就在新年,因为此时零售商和供应商将敲定他们2016年的计划」。- }0 X. s. K' q' T! V, I/ y
: A/ Z: K3 N, T) H调查继称,「到时候零售商可以消化成本压力的办法已经用光,唯一的道路是将商品价格调整到新的成本现实上面。我们只能希望那时经济复苏、消费者收入不错,可以承受价格的上升」。
. h* S7 z: n4 t$ N6 `' T: u, W' P/ t
服装研究公司「北美Trendex」的总裁夏理斯(Randy Harris)表示,他认为加国服装的价格指数从今年底开始将上涨5%。
* j; K4 ?7 a) S8 E/ G) e6 n
U# S( b+ G N8 P O满地可银行高级经济师陈蔚纯相信,其实加元贬值带来的成本压力,早已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今年1至8月在油价低企的情况下,全加通胀率是1.3%。带动通胀就是食物、家具、家电、运动器材等进口份额比较大的商品。# X* D" _" [8 ] ~5 L2 j, ?
) l+ G% P. d: |. ^ t5 u消费者记忆犹新的是,当加元和美元币值相当的时候,许多零售商也并没有下调美元结算的商品的价格。为何加元币值时,他们要提高商品价格呢?! K+ J7 ]* t4 }7 {
: b `5 p! A- r; {8 l4 ~陈蔚纯表示,道理很简单。商户总是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加元升值有好处时,只要市场环境允许,商户就会把好处留给自己。加元币值时,只有商品卖得出去,他们也会涨价,把压力转给消费者。
1 D" C6 ?4 a; d" b6 S! p5 v9 n1 S1 a5 V0 A# k5 X$ U
受调查的公司,从商品面广的「加拿大轮胎」,到打折连锁店「Dollarama」。这些商号都有众多商品使用美元订购。为了消化加元贬值的负担,他们必须想办法,比如解雇员工,或者加价。
; s# T' c/ d7 `- T& X( D: O3 ]! e
& Q1 }1 J$ ^ ?, c: g0 ]2 C, K6 D, h「加拿大轮胎」CEO梅德林(Michael Medline)表示,为避免涨价,他们需要提高效率,从竞争对手处争取市场。今年第2季度他们减少了3500万元外国资源的商品来源。他说∶「我们尽力不要将加元贬值造成的价格压力转嫁给消费者,因为这样做不是真正改善生产力。我们需要做得更优胜,扩大市场占有率。」
" H' C1 h0 q$ v- T- E4 ^$ y# J C5 R$ ?
他说,部分由因加元贬值令该公司零售部门今年第2季度的毛利下降0.75%。* x( i/ B( g9 S8 |; H/ U. g0 K3 f
5 ^1 ^2 ~% x# ~" L. w9 E c8 Y* uDollarama公司的CEO罗塞(Larry Rossy)称,如果加元继续低位,到明年他们也许需要将商品的最高价从现在的3元,提高到4元。但食物的2元最高价仍会保持。9 p! I% A. [* _% f6 i' `. w
9 P, P; A9 x* o4 }+ I& y
记者昨天来到士嘉堡一处Dollarama采访。一个突出的感觉是,店内华裔消费者众多,当时可占到60%到70%。被问及对店内商品价格的感受,有的人表示并未追踪;也有的说,发现有些商品涨价,但此间始终是多伦多最便宜、实惠的购物处,所以不管怎样,别无选择。
- s ?, S/ Y! Y. C. h3 j# H: P8 p' y( O
% Z- G: Z: r/ W6 J) J- C) Q9 `0 ~(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