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的首次公开更是惊艳全球,特别是其拥有打击大中型水面舰船的能力。各路媒体更是称,有了东风-21D和东风-26两款反舰弹道导弹,中国可终结美国依靠航母在西太平洋建立的军事霸权,实施不对称威慑。不过有关东风-26的点点滴滴似乎仍在保密当中。
$ E0 J' l6 [' l$ g% M; X) M
* D0 g. ^; w4 B2 ~3 k$ d不过解放军第二炮兵内部人士透露,阅兵解说词都是由相关部队自己提供。由于时间有限,各方都想在有限的文字里提供最大限度的信息。所以,只有对解说词仔细分析,才能真正理解相关方的一番苦心。中央广播电台的解说除了两个主播之外,还多了一个以专家身份参与的梁永春。梁专家的话当然也不是随便说的——那种场合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或随意发挥的。% u* u1 u, u% n$ S' F! W; v n, ^
Q. d( t( k1 S该人士就综合各版本解说向外界传递东风-26导弹为何如此令美国紧张的信息。第一,关于通用性。解说词里既告诉外界东风-26核常兼备,又说它可以打击大型水面战舰。你从中能读出什么潜台词呢:东风-26至少有三个型号(核的,常规的,反航母的),而这三种弹头可以共用一个发射架,在执行不同任务时换上相应的弹头即可,这就是所谓的通用性。1 ` E& t4 O q! M N9 A( @
0 [$ N% Q5 M! z9 m0 M
6 i% s1 H \$ Y. k美国航母战斗群被攻击这一幕在中国东风-26导弹的威慑下可以成为现实$ ^+ d7 H" p4 N
- L/ d6 k; `3 r. V4 H$ w考虑到东风-26的研发历史,显然这三种型号不是过去从原型到甲乙丙丁的一路改进的模式,而且一开始就确定上马了,打个形象的比方,是从同胞兄弟的模式调整到孪生兄弟的模式。东风-15、东风-21、东风-31、东风-5都是前一种。相比之下,后一种模式发射架共用,可以实现一支部队多种能力,大大节约了人力和各种保障维修成本。美军的“战斧”巡航导弹和AGM86都是这个思路。1 J o7 j# q8 T: i7 v3 Z" K
v- G& L. T V) E. t X" T" A第二,关于无依托发射。弹道导弹的机动发射并非想外界想象的那样随便找个地方停下来就能打,它需要有预设阵地。一方面发射对场坪的硬度有要求,另一方面各种坐标也需要提前测量好,否则影响精度。所谓机动发射,只是在若干个预设阵地中选择一个。# W! X h8 _, N( s( `) o
4 [. ~. U; N: m而无依托发射,就是绝对意义上的机动发射,走哪儿打哪儿,完完全全无法预测,它所需要的能力如上所说:不在乎场地坚硬与否,坐标测量分分钟搞定。容易吗?不容易!" i2 }/ ]: R" e0 w- v7 J
+ L% e+ \6 t& n6 y+ s! w/ I- [7 _: h第三,关于射程。为什么常规导弹射程通常在几百到一千多公里?因为惯性制导距离越远,精度误差越大。常规导弹威力本来有限,误差大了就更不管用,而核弹头毁灭力惊人,打的准不准不是很重要。
. |0 a5 v5 R) Y/ U4 V2 B3 \9 _5 W9 K' l9 H8 t! f2 U
现在外界可以从结果倒推:东-26既然能够实现中远程的常规打击能力,就说明它的精度是有保证的,而如果想要保证它的精度,单纯惯性制导是不够的。
; c2 r! j$ K" }: D1 ?: l
; m3 t& r9 j0 i0 ~5 w! n总之,东-26的射程使中国有了对第二岛链目标进行威慑和打击的能力,考虑到近些年美国军力部署从第一岛链向第二岛链转移的趋势,我想说,第一,东-26的问世不是偶然的,第二,接下来美国恐怕又要想新的办法的,不然安德森空军基地的战略轰炸机,阿加尼亚海军航空站的飞机,阿普拉港的核潜艇可都危险了。/ {& T! K0 Z7 s% L0 S& k) L
' p8 s0 T* F, y8 D S7 y第四,关于反舰。这是东风-26最大的秘密。与东风-21D相比,我想东风-26在反舰方面可能有如下优势:首先,打的远。美国想通过使其航母远离中国海岸线的方法确保其安全,当然这个远离也不能超出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如果经过空中加油或使用无人攻击机,还可以更远,但也不可能超过1,500公里。那么现在有了中远程的东风-26,那个庞大的航母还能往哪里躲?其次,技术更先进。这一点是推测的,毕竟前后隔了好几年,现在技术发展这么快,加上前面的经验教训,后来者更好几乎是必然的7 f% C9 R C7 {# E, h9 G
Q4 p) H: g*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