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对燃料需求下滑,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已无限期推迟签署“西伯利亚力量-2”(原称“阿尔泰线”)天然气管道合同。
+ |0 h3 ~7 h8 Y4 K" @, j9 `1 y$ a* ^+ _3 @
俄罗斯卫星新闻日前报道,俄《导报》援引联邦机构信息称,专家们认为,这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合作双方在价格方面出现了分歧。
0 v" w+ t9 l* d3 S* R) k0 ~% y4 F8 y
另据《俄罗斯商业》(Vedomosti)日报报道,俄罗斯最大商业银行——俄联邦储备银行(Sberbank)的分析师涅斯捷罗夫(Valery Nesterov)在采访中透露,中国因经济放缓减少了对天然气的需求,而同时来自澳大利亚等国的液化天然气(LNG)供应量也在增加。
0 c2 D9 Y8 [8 r$ p' }; S) i* W( N) j5 d- Y
当然,双方主要僵持在价格上。
+ ] p. s- \( R. s+ D3 C* e
" ^4 u$ A. l* ?* E, y5 q; F* ^, Z 2014年11月9日,到访的俄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了铺设“西线”天然气管道的框架性协议,到2020年,俄气将向中国提供天然气需求总量的五分之一。" f; Z1 {7 f( T1 |
% \1 E8 z7 p4 A* Q- g
这一协议据称与当年5月签署的另一笔天然气协议(即“东线”天然气管道)金额相仿,均为4000亿美元,意味着俄气每年将通过“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向中国提供多至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4 j: O* j+ ~
8 `" E! E) S- W& J+ n 通过“西线”管道,俄罗斯准备与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争夺中国市场。这些国家均经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向新疆出口天然气。
: }0 {* L5 A; E7 i! t8 f* H/ R! r% }6 G- n' _% C# }
倘若管道建成,中国将成为俄罗斯天然气的最大消费国。对俄罗斯而言,两笔“大单”也有助于陷入经济衰退的俄罗斯经济恢复增长。
6 e ]0 t+ O4 b9 ]* a7 ~* P/ u T, s. n4 b( \' Z6 J: l# a1 c
这也被看作俄气拓展客户多样性的有力举措。为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俄气的很多欧洲客户都在寻找替代天然气的能源。俄罗斯近30%的天然气输往西欧国家,其中约一半经由乌克兰交付。
4 ?, R! l' }7 \/ w& |
: w( w5 p3 O' {" \0 N. x+ n" ? 中国一度被认为是最理想的顾客:兼具庞大需求和支付能力。涅斯捷罗夫表示,2012-2013年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数量增加了12%-13%;但在2014年,这一数字下降了8.5%;2015年上半年,则有小幅回升。+ r. Z0 J; t, v6 W$ ?2 t% r& {2 M
( V" A6 n5 |# w9 U2 ^1 e; q 莫斯科俄中分析中心(Russia-China Analytical Center)主任萨纳科耶夫(Sergei Sanakoyev)表示,中方希望公开招标,并参与项目建设,使工程造价更趋透明。8 G g/ Z4 r- X) K! u# Z
( N4 T# o( ^. w( ?% `/ ] 俄气同意在价格方面略作“松动”,但因工程造价高昂而不准备做出较大让步。中方则指出,天然气管道建设可以更便宜些,并提议举行有中国公司参与的竞标活动。同时还提出条件,在俄方区段,可使用中国工人和设备。对此,俄气则回复认为没有必要引入中方资源。0 M' u0 c4 z& j9 r
! z) ]" [7 c }9 Z4 h5 n; L
目前看来,中方更愿意等待时机,令俄罗斯同意中方建议或降价。“中方又不着急”,萨纳科耶夫说。$ M- @# I% p6 J3 b m
+ m+ K# y3 L& B9 x
双方的深入谈判现在“并不密集”。一名官员对《俄罗斯商业》日报表示,“或许等到普京总统9月访问中国时会推动谈判继续。”
# B5 j' T. b; n, t* i+ k0 [+ T' P# C4 u9 u/ m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