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欠钱不还的性格,在公元前四世纪就有了体现。当时的希腊有个提洛神庙,许多城邦都把钱存在里面,相当于现在的银行。准备金充足之后,它就开始向外放贷,然而雅典阿提卡海洋联盟的十三个城邦中,就有十个没能偿还提洛神庙的借款。( q5 D$ I$ n- h/ P f
0 o6 B' Z) d1 u, o* r 神的钱都不还,何况凡人乎?' k/ w4 ~+ T; {# S
. D Y7 G$ ^; \* F; r9 | 其实历史上这些事件数不胜数,今天小编就来说一说欠债不还的那些个国家,到最后都是咋收场的?: s$ m5 G1 F) L* i7 |- X/ O
) q% h* _3 K, z3 Y) H
埃及违约,列强入侵
1 I4 J" ]" Z' c7 E: G, j+ C
+ Q7 f! m1 ?* ]% k, @ 130多年前,另一个地中海国家———埃及,曾为国家破产付出了被债权国入侵的沉痛代价。当时埃及的统治者伊斯梅尔崇拜西方,一心想把埃及建成一个欧式国家。伊斯梅尔天真地以为西方列强会帮助他,因此年复一年地大借外债。但英法等国的贷款不仅利息极高,还要求以埃及政府的重要收入做担保,比如1864年,伊斯梅尔以三个省的土地税作抵押借进第一笔外债,计570万英镑。
1 \' F+ V+ q# X0 a$ p. k
" P: |8 o, s6 L3 Z% y$ c+ S& D 1876年,埃及政府的债务已接近1亿英镑,伊斯梅尔无奈之下宣布财政破产。各西方债权国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要求,认为外国势力必须介入。这一介入要收手就没那么容易了,各国等于是接管了埃及多项重要国家事务。最后,由“分赃boys”英法美奥匈等15国在埃及组织成立了权力很大的“混合法庭”,不但能处理各国侨民以及他们与埃及公民之间的纠纷,还有权干涉和控制当局。: ~# X0 ~4 @) U; {
7 i5 f( _7 |+ ]
1882年,面对埃及国内民族主义力量的兴起,英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武装占领埃及,直到70年后,埃及人民才真正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2 ?* v" R$ z; M4 J
" m. f, F3 a& L* p 俄罗斯:拿武器还钱,包售后哦( M6 u, b5 ~9 I$ V( Q
3 U5 F) Z2 r5 N5 |5 ?! G 十月革命前法国等国家曾借给沙皇一大笔资金,然而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政府掌权,列宁大手一挥,宣布不履行沙皇俄国以及克伦斯基临时政府的任何债务。
6 w( d8 |: N% l- v2 U
) e0 B2 s; o* |' f: V* o 而后来苏联国内内战,苏维埃政权为了争取人心,在归还外债这件事情上对那些投资人大灌迷魂汤。1918年,俄国有报道说,为了和平谈判,政府可能会撤回之前废除外债的决定。而之后一年,苏联又透出各种消息表示要偿还外债。结果天真的投资人们相信了,债券市场上的沙俄国债价格上扬。
3 i2 V( r( ?3 D) Y1 o- p4 f7 O; j) Y7 V/ U8 B
然而好景不长,苏联在战场上胜利后马上变脸,表示“苏联政府不承认旧债务,我们完全无意就此问题展开对话。”到这时候,投资人才彻底对俄债失去了信心。3 Y) \1 P! d0 t( i+ E6 u
' ]; E4 |5 U5 N! N! n 后来苏联也债台高筑,想在国际社会借钱度日,却苦于当初的沙俄债务没有偿还。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苏联和一些国家在沙俄债券问题上谈判,并在1986年向英国支付了8200万英镑。然后……苏联倒台了。, e a' w: f+ [# l% S2 z+ `
) B3 P' W$ N5 h/ X8 ^, S* S 倒台前总理把债务分给了各个加盟共和国,说我们已经拆分了,债主你去找他们吧。那些拆出来的小国更没钱还债了,西方的债主又开始著急,在斡旋下终于达成了《零点协议》,俄罗斯将承担苏联所有的债务。这下终于不能如当年的苏维埃一样赖账了,因为会影响到俄罗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位置。
9 X. l% i( u5 [6 [. t+ m
, T( x. H% i( g4 } 1996年,俄罗斯也正式承认了沙俄的债务。钱不够怎么办?俄罗斯主动提出用武器还,飞机、坦克、防空导弹系统啥的,这咱不缺啊。
2 S% w; U* U% W& V- v
3 r& x% s1 T) D1 v, V e- n 其中一个债权国捷克在挑挑拣拣后,最后只挑了三架米-35战斗直升机,还要求俄技术人员将负责该机18个月的维护,并将其改进为北约标准。) {$ i. ~. @. y+ u/ s! Y5 \
% }' x+ ^1 \& M& J5 U0 p8 W 英王欠钱赶上黑死病,欧洲经济停滞8 f2 x9 e0 H0 L3 ]: @0 d
, O$ v3 |, w4 l 十四世纪英法百年战争开始的时候,英王爱德华三世就向佛罗伦萨最有钱的银行巴尔迪和佩鲁齐借了一大笔钱。然而他还贷时经常拖欠赖账,几年后索性停止还贷,这俩银行本来就因为主营的粮食生产和交易业务惨淡而积重成疾,英帝国欠钱不还成了压垮它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两家银行先后破产。; \# w& z5 }4 R* F+ {
! j, K l1 X1 o4 T( f6 P" e1 k8 S 这两家银行的破产导致佛罗伦萨受到巨大冲击,它自身的金融业和经济崩溃,让欧洲近一半的人口都受到了波及。再加上当时黑死病开始在欧洲蔓延,造成欧洲百余年内的经济都停滞不前。* }4 q1 j s: D% y, e
3 u7 M4 Q% |* g+ \# }3 Q9 }9 S 纽芬兰:宁弃主权,也不违约
' L E1 p* T4 ~7 W
0 }; y3 f9 u/ |6 w6 C 现在的纽芬兰是加拿大的一个省,但在上世纪初,它作为大英帝国失去美洲殖民地之后的首个自治领,已经是一个独立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纽芬兰大量借贷为战争融资,并因此在上世纪20年代一直存在著财政赤字,30年代,其累积负债超过国民收入的三倍。1 w5 J; } O, i" C4 z' ?3 I4 L
8 c' x$ O1 P2 G1 L! w, z1 Y; i0 |
1933年,由于担心纽芬兰的信用可靠性,加拿大各大银行威胁要暂停对其放贷。纽芬兰转而向伦敦求助,于是英国政府派遣了一个皇家调查委员会来调查这个问题。
1 G7 [) V. n, L& ?/ O1 n, g- q: j* r; `
经过三个月的调查和取证后,英国方面提出的解决方案要求解散纽芬兰议会,并将一切政府权力移交给由六人委员会,三名来自纽芬兰,三名来自英国,这种方案实际上是要让纽芬兰放弃国家主权,重回殖民地地位。9 g, T! E s! u/ l- g1 t
4 e) f4 M6 M3 k/ w7 Y; c 与违约相比,纽芬兰议会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要求,解散了民主政府。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二战后,英国不愿意再为纽芬兰出预算,提出终止派遣政府,于是纽芬兰又转向加拿大求助,在得到后者负担其债务许诺后,1949年纽芬兰通过公民自决成为了加拿大第十个省
T/ M% q) n! E2 g, j: U' I
; Y7 o! U2 s; c+ R9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