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2015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养老金全国统筹的时间窗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 [7 c, s1 A' I9 d" b, i$ i; o( s! k% _0 x+ E" }" w. u
按照一般理解,人们常常把“统账结合”这个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部分称为“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低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长期以来一个重要缺陷。由于各地区之间无法横向调剂,加剧了中国社保碎片化程度,碎片化导致社保制度不公平,地区间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差距对财政补贴形成巨大需求。, ]) P8 p3 z }: o; j. P( [8 Q
$ ^* m5 E4 E/ V# h* T3 @ 由于统筹层次低下,养老保险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财务压力巨大。全国人大代表、营口市市长葛乐夫说,历史上辽宁产业工人多,国企退休工人多。现在辽宁两个在职职工就供养1个退休人员,而深圳是18个人供养1个人,如果不尽快实施全国统筹,辽宁养老金缺口“雪球”就会越滚越大。实施全国统筹,就是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实实在在的支持。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峰也表示,辽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着规模大、老人多、缺口大三个突出问题,不断加大的统筹基金缺口已经成为影响辽宁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持续稳定运行的最突出问题。; z# o# l; h0 ]0 r5 |8 ^" Z2 `- y
# x/ Y; _0 Z# n- H6 D 有专家认为,统筹层次太低是目前社保制度一切弊病的根源。便携性问题、投资运营问题、财务风险问题和可持续性问题的解决,都要求统筹层次的提高,实现全国统筹有利于上述问题的加快解决。
1 Z N+ D$ w( N" L4 F# G/ ]6 D2 o) k% F, n
对于实现全国统筹的关键,胡晓义认为在于利益关系平衡,尤其是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具体负什么样的责任,要落实和平衡。
& y+ W# C- h1 m( N) K3 c
) I; h7 W* T' O% T 事实上,在养老金收支省际差距大、结余状况不一的背景下,统筹层次的提高难免在不同省份引起相左的意见。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认为,推进养老金全国统筹,必然会出现用东部盈余的养老金来弥补处于亏空状态的中西部地区,这势必会引发东部地区的不满,对提高养老金统筹层次形成很大阻力。
! J/ p# k# `1 N, { p0 t/ ^, L5 X9 z, u, q+ r
对此胡晓义表示,在资金配置上不会“一刀切”,可能采取全国统筹调剂的模式。“研究统筹问题首先要确立原则,然后要确立基本的框架,明确资金如何配置,以及中央和地方责任。”胡晓义表示,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和权利,具体的方案出台后,不能只有中央有积极性,“最大的解决资金使用效率问题,机制建立后不能都等着中央出钱,地方完全没有积极性”。
! p) w$ W3 x1 ^! ^
* \( R0 D, J$ m; U0 ~, x6 H& J( e7 Y 胡晓义同时提到,全国统筹还面临一些障碍,首先是各地方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规范和统一的问题,“虽然现在已经大大规范,但是确实还有很多不规范,这可能会带来障碍”。其次是信息化的问题,人社部目前正在解决数据不清、信息系统不统一等障碍,并已经有积极的进展,社会保障信息化已经提出数据和管理系统省级集中的思路" ]. f8 l2 c v4 f
7 ] M- g& }%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