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国际金融报 没有一个地方比莫斯科市金融区更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俄罗斯经济萧条的现状。位于莫斯科河畔的金融中心原本是要与华尔街匹敌的,如今却冷清一片,根本无法与俄政府的国际身份相匹配。有人曾感慨称,军事力量强大的俄罗斯,如果能在金融领域与纽约并驾齐驱,那一定是再完美不过的事。然而,这一切的梦想最终还是被西方制裁和俄国内的政治形势破碎了,莫斯科的金融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差。
4 _% B J" U0 @# F; x4 N- ]5 y金融城闲置
5 J3 |& ~( I8 N' y! |7 i8 L
+ D3 R/ @: L; ^) j放眼望去,金融中心“莫斯科城”(Moscow City)的地表上到处是光彩熠熠的高大建筑物,玻璃反射的光芒甚至亮得有些吓人。走近一看,这里的大部分建筑物都被空置着,原本被吸引来的跨国公司、银行和律所被迫放弃运营。很难想象这些工程浪费了多少资金,而随着西方制裁的加剧,这里的空置率将长期居高不下。
; E3 P2 P& y) \9 f/ J ~( [* ?" @7 N9 e# u5 M- c
莫斯科拥有欧洲最高的建筑,水银城市大厦在建造之初就宣布会超过伦敦碎片大厦成为欧洲之最,且按照俄政府的规划,作为新兴金融中心的莫斯科城,至少要有8座摩天大楼崛地而起,这些工程原计划要在2016年完工。可如今,已经建成的大厦约一半都处于空置状态。, j2 J& k! a1 M- ]" c
* [, O# Z5 S7 T: h( O& S. U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黑木资本(Blackwood Capital)统计称,莫斯科金融区45%的建筑物处于空置状态,其中1/3是近几个月才闲置的。不过,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时期,因为许多办公大楼还在建造当中,建成后预计空置率只升不降。
E, y& v3 s; U3 g. y& m- ^; ^. Y9 [6 Y6 U/ q2 x
花费人力财力建造的金融城难以发挥效用,这让俄罗斯政府也很无奈。据悉,为了建设新金融区,俄政府斥资120亿美元打造8座高楼,预计在今年内,包括金色“水银大厦”在内的6座商业大厦将完工并投入使用,明年剩余的两座也会完工,但经济困境让表面光鲜亮丽的莫斯科金融城显得极为尴尬。# @$ S9 t' e3 m% l
8 k7 Z3 g' }) d9 T% V
经济危机对金融中心的冲击可谓最大。快速贬值的卢布和下滑严重的油价几乎把俄罗斯银行业击垮了,俄罗斯最大的国有金融机构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和俄罗斯外贸银行(VTB)都在莫斯科城拥有自己的大厦或办公楼层。在西方连番金融制裁下,这两家银行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发行债券的能力有限,制约了其在莫斯科金融中心的发展规模。
7 m' L' o; o# S2 `7 F2 O [8 m# [, S6 Z4 {7 U, h, v: S
闲置的不光是高楼大厦,莫斯科的金融中心国际化步伐也戛然而止。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俄罗斯就在计划建设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但是第一座建筑直到2001年才建成,如今造次遭遇停滞,使得金融中心建设一波三折。美国媒体报道称,莫斯科金融中心很难国际化,因为58%的新入驻企业不是金融机构,大多是当地的中小企业,其中从事餐饮和旅馆服务者居多。而无论是已建成的还是正在建设的高楼都不是为私营企业、银行家、律师和投资客准备的,因为在俄罗斯,前十大公司81%的股份股东都是政府主导,自由化程度并不高。 a& P' u$ l$ Q& ]0 u* O" D
: S$ I6 w. `2 z8 y1 j1 w5 O! A! Z
金融环境持续恶化: f- `, M6 M U: }8 G* v3 y* I( ~0 ]
6 ^1 z8 o% ?- Q" l6 z
今年2月27日,素有俄罗斯的“约翰·肯尼迪”之称的俄反对派最高领导人之一鲍里斯·涅姆佐夫在莫斯科市中心被枪杀,其盟友称他的遇害是一起政治谋杀,而克里姆林宫则将此视为挑衅和以栽赃俄罗斯政府为目的的骗局。这场谋杀不仅把普京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也把俄罗斯金融逼上了绝境。
+ `, R1 h2 A m- D
! z' d7 I* V) Z' F" i《国际金融报》记者最近与一些商人和投资者交谈时发现,谋杀反对党领袖事件将进一步恶化俄罗斯原本就脆弱的投资环境。原本西方制裁和经济衰退已经让俄罗斯的投资大环境节节败退,再加上政治谋杀,这些因素都在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 B$ q! f7 U: O' N( _6 u" F
- J1 c- [% r& L8 t西方制裁已经导致卢布贬值一半,受刺杀事件影响,卢布还在进一步下跌,毫无疑问,2015年卢布会继续贬值之路。有媒体评论称,以普京的强硬态度和奥巴马的坚定信念,2015年注定还会是动荡的一年,没有硝烟的战争最后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
: e7 C/ I( n O6 S; `; `0 m9 v9 F
“我们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不确定性,而这次刺杀事件创造了更多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就是投资的最大杀手。”莫斯科交易所风险管理委员会前主席、甲骨文资本集团财务顾问董事马丁·格雷厄姆表示。涅姆佐夫被谋杀后,许多人都担心类似的暗杀今后在俄罗斯将变得很普遍,这直接增加了社会动荡的可能性。, a( h0 {' m2 N5 B" J
2 r3 m: Z8 m- W# _
极高的支持率以及对经济增长的承诺,使得普京总统一度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但是现在克里姆林宫与克里米亚的关系恶化,使得商业界对普京的未来执政也画上了问号。有评论称,哪怕涅姆佐夫所代表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力量已经对俄罗斯政治的长期走向没有实质影响,他的死仍然是当下俄罗斯“仇恨社会”最残酷的写照。
/ o- x2 { N% N. x- ^
+ g( w5 P6 \) A3 @7 W, G被谋杀的涅姆佐夫曾在普京前任叶利钦的政府中担任副总理,后来长期担任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他与普京的关系一直不和,其死亡原因成谜也直接影响着普京的声誉。枪击案发生时,涅姆佐夫正走在克里姆林宫正南面莫斯科河中的一座桥上,一辆轿车经过现场,车上有人用手枪向他开了七八枪,致其死亡。俄罗斯媒体报道称, 凶手或为乌克兰情报机关雇佣的车臣武装分子,以此破坏俄罗斯政治局势稳定。也有猜测称凶手可能包括伊斯兰极端力量、俄罗斯内部支持乌克兰战争的极端派别、西方国家、宗教势力等。
" H1 j1 N7 a* c1 z: O' Q$ K( n
. y: r& @# b/ }: k在遇害前夕,涅姆佐夫还在筹备一场反对俄罗斯对乌开战的大规模游行,他生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曾透露自己担心会被普京干掉。乍看上去,普京摆脱不了嫌疑,事实上,涅姆佐夫被刺杀,不管对哪一派而言,暗杀事件对所有人都可能带来巨大威胁,是严重的社会分歧和混乱以及不择手段政治行为的进一步蔓延。6 H3 s& @6 E2 [
3 F5 ^8 S/ o u. y0 M X" r! g
但这次谋杀成功地把舆论焦点从乌克兰危机转移到俄罗斯国内事务上来。一年前普京强硬处理克里米亚问题时,他的支持率一举超过80%,且此后一直停留在历史高位。但随着俄罗斯经济步入衰退,俄罗斯人收入的一半均用于食品购买,高通胀使得人们对普京的能力产生质疑,可以说,西方制裁的初步目的已达到。4 z) G/ Y( n) h4 E" V) x, u1 P
0 A" \( r5 v5 j0 E
涅姆佐夫被谋杀之所以在俄社会引发争议,主要是他在上世纪90年代俄整体经济非常困难的背景下担任诺夫哥罗德州长期间,成功避免地方企业的大规模破产,保证工人能够正常拿到工资,并有效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还冒着重大政治风险允许农地在公开市场上自由交易的功绩息息相关。在当时的背景下,他是家喻户晓的政治新星,1997年他被叶利钦任命为俄政府副总理,负责住房、社会福利、电力能源和反垄断领域。因为这些功绩,涅姆佐夫一度被视为是叶利钦退位后的接班人,但1998年金融危机彻底击溃了这种可能。8 b/ ` B- X3 C, @9 {3 V7 d* q
2 s$ n7 f9 `; |2 R$ f5 A分析人士称,这次暗杀最令人担忧的不是涅姆佐夫遇害的细节本身,而是这个事件在今后将如何进一步发展。如果不把凶案查得水落石出,原本就在风口浪尖的普京处境会更糟。而内政隐患不除,俄罗斯政府在处理乌克兰问题上就难以施展拳脚。因此,调查涅姆佐夫案无疑是摆在普京面前的头等大事。《莫斯科时报》评论称,这次谋杀进一步恶化了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制裁,美国美林银行分析师也警告投资者称,如果调查结果不透明,新一轮强制制裁将来临。
8 y: k$ t5 @! u; }9 Z( s/ Y" c8 b3 ^5 Z9 R- j! k
媒体新闻评论称,暗杀涅姆佐夫事件的示范效应和重要性可以与2000年普京上台、2003年的尤科斯事件相比,注定将成为俄罗斯国内政治的一个分水岭。这既不是因为涅姆佐夫本人是多么重要的一个人物,或者他代表了怎样高尚或者有效的政治理念,而是在这个节点这个事件将注定被俄罗斯政治社会里的各个团队、各种力量积极使用,由此激发新一轮的政治动荡和重组。
, p$ c7 S; `9 i' n5 D( r
4 \, N; z' V( j% ~涅姆佐夫遇害最合理视角是将其视为目前俄罗斯社会内部仇恨气氛不断积累的一个逻辑延伸。一位此前在莫斯科工作的银行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次暗杀事件让很多商业人士很紧张,因为莫斯科的安全出现漏洞,不光是政治家,成功商业人士也成了袭击对象,投资者一向对恐惧情绪很敏感,这次暗杀事件让很多人处于惊弓之鸟的状态,他们会快速逃离这一地区。
( W D% q, z1 H5 Q# j! ^1 G$ l% l! q) ?. o, J! x! l! P
. K/ A# c& \( F7 r H2 B! s( W
' T$ w0 l+ b4 t5 T' m/ m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