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彭博社 可以理解,随着中国增速放缓,中国领导人开始求助于他们青睐的增长稳定器之一:房地产。正如彭博新闻社记者本周所报道的,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创纪录的下跌已促使中国领导人考虑出台更多刺激措施,例如降低第二套住宅首付款比例,住房营业税免征年限从五年缩短为两年。 为什么不呢?到目前为止,在各种各样促进价格上涨机制的提振下,中国得以免于陷入美国2000年代末和日本20年前的低迷困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它们如今可能达不到同样的效果。2 Q' _5 f- X. U% y& g' M
+ D- ^' C" I, }, D$ E) \ 这是因为,很少有人意识到,中国房地产崩盘的本质已经转变——从需求面转向供应面。正如Gavekal Dragonomics的Rosealea Yao在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真正的问题在于,无论销量和价格如何变化,新建项目却在枯竭。这也就意味着,更多刺激措施对水泥、钢铁等行业产生的连带刺激效应必然是有限的。
, D' ?- l4 h& W( u, W4 s
+ F0 ]! ?1 ]) F0 ?* p: k; G4 k) O “这是房地产供应面的回调,”Yao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虽然今年住宅销售形势可能改善,但建筑以及依赖于房地产的各种工业活动却不会。因此,住宅销售的回升不会对增长产生那么大的促进作用。”
f) Q- W; A S7 ]: q, o& O- l" |- h8 o% k- j& k1 i1 I)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