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由高速转由中高速发展,这其中自然会有很多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业开始停滞或负增长、金融风险增高…8 u3 F2 H0 N) [# V. a# q
5 b0 J) [% X1 q6 _6 t
新常态是告别传统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过程,是新的发展方式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是漫长而艰难的。那么在新常态下,中国哪些地区投资最危险呢?4 y0 S/ q+ l; t
) z8 J c E9 ^/ c# H) s D
知名财经观察员宗和认为,有三类地区未来的投资会有很大的金融风险:6 @ n R" P& r$ X+ E
- ~# {; b2 R! |( r- w- K' Y6 E, Z( g
1.依赖能源消耗的城市地区9 J& J- O3 J/ A1 {
+ e) _) {- h! F& K' ?
中国煤炭行业已结束“黄金十年”,低价位徘徊或成“新常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4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2%,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47.4亿元,同比增长45.5%,增幅比上月扩大5.79个百分点。& E# o& X& R- k5 |( I% R7 f
: T4 j3 R& E' Q! f3 e( s7 E 今年以来,在价格下跌的同时,煤炭产销量也持续下降。1-5月,全国煤炭销量完成14.26亿吨,同比下降2.2%。
6 ^- s4 d/ d0 u9 c1 T6 v5 Y: ~& a9 X2 i" r3 K0 {
今年前四个月,国内煤炭企业的盈利水平不断下降,不仅亏损面进一步扩大至四成以上,应收账款也超过3500亿元,资金紧张问题进一步显现。
6 l* @+ G7 r- f/ u5 p* p+ Q7 Q) }6 ?% F- O) c8 a
分省区看,黑龙江、安徽、河北、吉林、青海等9个省区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出现亏损。另据统计,到4月末,90家大型煤炭企业亏损面44.5%,同比扩大了17.8个百分点。
$ t7 R" z$ q2 U
( v5 V& X5 P6 n/ w 在当前煤炭市场形势下,煤炭企业面临的不仅是亏损问题,还有资金链紧张、成本高企、安全生产面临挑战、历史负担沉重以及进口煤冲击等问题。1 q" U* x: |' `) }3 H4 X
5 s& g% c/ c2 X" U# P9 W. { T
中国煤炭行业正逐步进入需求增速放缓、结构调整攻坚的发展时期,需要消化超前产能和库存,同时环境制约因素增强。这与一定时期以来我国煤炭开发方式粗放、煤炭产能调控政策不科学不无相关,也误导了煤炭市场各类主体的行为。
# L2 J6 S$ t. ?& s3 q( X- @+ q
* ]2 t# l6 B$ Q0 S' p2 |! G$ M 而依靠煤炭发展的地区则将会出现危机。以工业占比70%的山西吕梁为例,随着煤炭行业的低迷陷入困境,吕梁市下属某县的工业占比达95%以上,几乎没有服务业,而工业中有85%与煤炭相关,该县在2014年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0%左右。这就难免发生金融风险。4 b6 {& A, ~6 g1 n" o
: A! {& B9 ] n2 u/ u: Z* g 2.依赖房地产业地区
( u( G& }* }# Q' i8 z$ s& r, ^ V$ I3 m& R. a1 D0 s7 C
2014年房地产业开始停滞或负增长,地方债务问题的压力明显加大,对地方财政造成很大冲击。: ?- {4 g. l8 {; E0 \* x
+ V8 F: t; k* D/ Z( b3 Y5 d
德意志银行发布报告认为,中国可能将面临自198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财政挑战。在中国,地方财政收入牵涉到土地、税收以及民生,还涉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微妙博弈,环环相扣。
7 C# X# ~+ K+ f' P$ s
: C; |4 g' o) }$ C' ^+ Y. Q% @' V 虽然目前中国还没有地方政府出现债务违约的状况,但一些分析人士警告称,这一状况的发生在所难免,中国的地方政府已经不再如过往那样“不差钱”了。
' V. G0 }1 q' x" `' u; a% G3 b3 P4 S2 F3 L( v' x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公报显示,2014年全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4%,创24年新低。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对土地收入依赖很大的地方政府还要面对房地产萎靡所带来的土地收入的大幅萎缩。
$ b# g( f; t4 Y. ~+ |6 v8 |9 H! |* Y0 p/ m, F v
有数据显示,2014年,土地出让金相当于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本级)75860亿的30%以上,况且这还只是一个指标而已。德意志银行给出的数据为,土地出让在这些收入中占35%。
0 f8 v0 L' |3 A8 y! {
( i% ^" n% {1 t j4 z6 x8 P 得益于过去十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升温,地方政府得以从快速增长的土地出让金中获益,年增长率多年都保持在两位数,高于GDP增速。《报告》数据显 示,2009-2013年间,全国财政总收入年平均增长19%,“其中有7个百分点是土地出让金收入贡献的”。( y" M$ n8 J; s3 K
8 R9 s4 p3 X3 t) b9 T* o! \
而其快速增长得益于所谓的“土地财政”模式。其核心是,房地产繁荣带动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增长,支持地方政府投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而基建投资又能反过来推动房地产繁荣。
# l b5 c6 o1 }+ Z! V j- q: h
; f( j' \1 ^$ D- g( t$ f* t 但该模式之不可持续,去年已有明显表现。去年上半年,全国300城市的土地招拍挂交易额同比下降7%,三季度同比下滑幅度则进一步扩大至55%。
% | |! c8 }, y8 J3 A" x# o) |7 ~
2 Y6 s, W6 f. E9 T; {8 } 2013年中国卖地收入在4万亿左右,去年大概是2.6万亿,就已经有了超过1万亿的缺口,
D: R, t+ x# {5 @* f7 ?' E
6 Y6 K0 J1 s# G- x; x$ P i 德意志银行的报告认为,中国在2015年的土地财政收入将下降20%,一些地方的财政也将出现负增长。& ]7 q# L+ a1 S; D
+ C9 c& G1 Q4 m6 O3 U6 Q! ? _ 假设2015年全年土地出让金收入下降20%,地方政府广义口径的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将下降至-2%,远低于2009-2013年的平均值24%。
$ d; u) L8 o7 Y% z- i. r
" g/ _' r% K2 a 中国指数研究院在1月初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300个城市的土地成交面积总数虽然仍然超过10亿平方米,但同比减少31%。同时,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28%,总额仅为2.3万亿元。
2 R E" b3 Y& H$ b5 N& r* `5 r
& R, B3 l; p) ^9 T: S. R 中国政府的数据也对此发出了警告。据统计,2014年的前11个月,中国地方的财政收入仅同比上涨6.4%。虽然全年数据尚未出炉,但对比往年,这组数据落差明显。
+ T, `7 n* J3 f1 e
5 \) K; U0 T! w' A+ L, E6 U6 [ 现在房地产商都开始转型,剩下一座座没人住的空城,高度依赖房地产业的地方在这时也成了风险高发区。# [- ~* C' R& ^# [1 l/ ^/ V
' z- C0 D5 Z5 {4 C! @ 3.地方债务高企地区' J; j/ R, e( r
4 u [, K* v. ^4 |; |; X
不少地方的本地政府性债务、融资平台债务、房地产企业债务都十分惊人,不少地方受到减收(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增支(财政支出刚性增加)、偿债(债务偿还高峰期)这“三座大山”的重压,对地方金融环境有重大破坏。
/ t5 d1 s0 H" ~, C; { v
0 `$ x! l" h6 ~: J2 q0 `! w7 [ 根据审计署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的债务206988.65亿元。从借债主体层级来看,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中省级、市 级、县级和乡镇政府债务余额分别占债务总规模的29.03%、40.75%、28.18%和2.04%,以市级政府为主。地方债务最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债务 规模巨大,而且是难以有效监控。
, K% R( W0 @ u' U: R: A2 f/ w& {) w+ j3 D; N. J) V+ N# J
在过去,绝大多数地方官员认为,一旦地方债出问题,为防止地方债“太多而不能倒”和商业银行“太大而不能倒”,中央政府会出于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需要而采取“兜底”措施。
5 ?/ n) U: l* A0 Y2 i$ _& r( G5 t7 X
而在去年10月份国务院发布43号文,文中中明确指出:“要硬化预算约束,防范道德风险,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6 o y4 p' s# @5 v2 _6 o
2 f$ b, L+ H+ D. U; u2 a 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债规模为2888.3亿元,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债券分析师张利表示:“省、市、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券之间的差异将会拉大,市县级政府在筹资环节将遇到更大的挑战。”0 ?/ c9 b( B7 Y/ c
8 L7 M# X6 U0 T
有数据显示,今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需要偿还5587亿元债务,中央政府已经采取措施限制地方发债。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分析师霍志辉表示:“那些没有被归入政府债务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券会失去政府担保,信贷风险将被重新定价,而被划入政府债务的债券将肯定会得到政府支持。”, r+ j: e! ~) L$ M8 S6 i/ r( ^9 |' u
5 S0 d2 G' h. \/ T. W6 E4 P" [) @$ Q! {
野村证券估计,截止到2013年年底地方政府的借款总额为24万亿元,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野村中国经济学家华长春表示:“中国将对地方政府新增借款实行更严格的控制措施,一些小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能会在今年违约。”
: d* {! D; S8 n) g& j2 J+ A, E4 @% W M. h)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