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盗刷过信用卡丶撞过车,美国生活才算完整了”。
# B5 @1 z6 H- V 在美国信用卡被盗刷司空见惯,然而成熟 完备的应对体系以及持卡人零责任的原则,让绝大多数受害者仍能放心使用信用卡,某种意义上也“宠坏”了持卡人,以至于有华人海归后,在中国大陆银行开通信 用卡被盗刷时,信心满满以为自身权益能受保障,谁知却被银行踢皮球,追讨被盗刷款项难于上青天。1 }- V5 i& o% v& }, T& J U7 |6 z, _4 q
# g: a9 s, r/ d D1 O9 Q. k# ]; K0 \从 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商学院毕业工作五年后,争取到以公司外派方式海归北方某省会城市的华人刘先生,为生活方便,在一家国有银行开通信用卡,然而月前他返美公 干前一天,突然收到银行发来手机简讯警示,信用卡被连刷多笔,总金额超5万元人民币(约合8500美元)。刘先生第一时间致电银行热线,确认这几笔交易未 经授权,银行告知他帐号已冻结,并提醒需要办理拒付手续。刘先生次日一早赶机场,来不及到银行办理手续,但心想已经电话确认盗刷,应该问题不大。4 v( W" o% |+ o' S4 ]% |% X
1 S; n- }* a9 d+ v" ~, \
等 两周后刘先生从美国回到国内,带着证件丶信用卡到银行,银行方面一位负责人模棱两可的告诉刘先生,因为刘先生未及时办理拒付手续,钱已转入对方账户,这笔 钱银行是否负责赔偿,需等银行方面调查才能知道结果,而调查大约需30个工作时间。“这算什么话?!我已经在第一时间通知银行,这笔钱银行完全可以扣住, 不转入盗刷者的账户。一个月时间调查什么?查我的信用卡是真被盗刷,还是我自编自导自演这出戏?”刘先生几乎要飙脏话,这时银行人员开始踢皮球,让刘先生 自己再问问信用卡中心。过两日,他接到银行电话,表示银行赔付权限为损失金额的一半,刘先生气愤表示无法接受这一方案,银行称,会再尽量多争取一些赔付 额,但不能确保可以争取到多少,言下之意就是“全赔?No way!”- n$ |% l* N/ S! x# F- X
刘先生还透露,他和银行交涉过程中,银行还让他先垫付盗刷款项,这样赔付比例可能还会高些。刘先生质问:“这笔钱为什么要由我来垫付?为什么不能你们银行付?我付不付,跟你们是否该赔付丶该赔付多少,有直接关系吗?”& A( |1 Q; Q- z/ S# c
刘 先生表示,不是第一次遭遇信用卡盗刷,在美期间也开通不少信用卡,一卡曾被盗刷4000多元,接到银行警示电话,只需确认盗刷,一切交给银行处理即可,平 时多刷丶错刷的小额交易也有过多次,但也只需一通电话或网上通知客服,就没有问题,凸显中美信用卡制度的巨大差距,中国现在物价丶房价都与国际接轨,银行 怎么不下点功夫,与国际接轨?
$ z% T4 y% L1 C$ p 圣 盖博华人上班族徐小姐月前信用卡也被盗刷2000多元,一早接到银行连番警示电话轰炸,急忙致电客服,关卡丶拒付丶发新卡,银行handle一切,自己不 操心。后在微信上与留学美国后海归的闺蜜聊起这次事,闺蜜感触颇深:“还是美帝的银行好啊!” 原来闺蜜在国内银行开的信用卡不久前也被盗刷2万元人民币(约合3500 美元),然而与银行甚至警察局丶刑侦队扯皮许久,“要拿回赔付是mission impossible了”,最终关卡丶认栽。 M( L9 V% a! G% C/ f O* j, z/ V, ]
在美国留学工作时钱包里信用卡不少于一打的Shirley前年海归到北京后,也听闻国内同事多起信 用卡被盗刷难刷而求偿无门的事件,因此开卡就饱受很多,两张信用卡在手,却「总觉得危险,不敢刷卡做更多事」,每张卡信用额度保持在最低额度,签名前再三 小心核对。但这样让人毫无安全感的信用卡,令Shirley感觉:除了装 13,真没别的用处了。
; `* O* A' o$ T6 i9 p
0 A8 _! r3 r, w- D* D- t% i转载来源:博客
5 ~" Q- o0 g& x. j8 |% v/ T
! g% y( V* B) h) [, E: B
4 A" r' J* x' w o2 K0 e5 E9 q1 `# O% E q& f%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