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多维新闻 中国的经济刺激对策总是令全球经济学家的期待落空。随着对经济减速的担忧不断加强,国际市场一直能听到期盼经济刺激对策的声音,但中国却并未采取大规模措施。非但如此,中国领导层还将增长放缓称为“新常态”。中国政府一直表示中国力争经济结构由重视数量转向重视质量,因此对投资扩大持谨慎态度。那么,原因果真如此吗?3 v) O. b, ` l. u
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10日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经济增长率为7.4%,降至2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房地产价格也持续下降。中国明显面临通货紧缩压力,香港等地因此有观点认为政府将出台经济刺激对策,但目前并未采取大规模的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政策。
, A. c9 i$ G+ a2 m2 M& l
" W/ f& `. j' l4 T
- u6 y# \* V! G: S4 k1 D3 S 中国高层认为,不应一味要求增长加速和数量的扩大,同时表示经济运营的重点并非经济刺激政策,而在于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随着服务产业的增长,新增就业人数也已充分扩大。但是事实如何呢?
6 C9 h0 \3 L8 N( _' Z
* B2 `! ?- u( W 文章称,回顾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国政府提出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政策,此举被认为通过大规模财政支出渡过了全球经济低迷期,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丸红经济研究所的首席经济学家铃木贵元认为:“中国一直在进行在并不增加中央政府债务的情况下完成经济刺激政策。”9 F7 B4 U; \! z$ g+ ?% L) v
) Y2 O% n2 E% U- e$ j2 [. T. d
事实上,4万亿元资金的一半以上都是借款。此外地方政府通过旗下的融资平台持续增加借款。2013年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从2010年的11万亿元左右膨胀至约18万亿元。
; v# x+ c, F4 n( X8 | _% {6 F6 w8 x! w+ j
与日本的230%相比,中国的财政似乎十分健全,但是如果加上企业的债务余额,情况则截然不同。大肆举债的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旗下的融资平台。上述公 司出现债务违约的情况下,最终不得不寻求中央政府使用公共资金救助。实际上,03年银行处理不良债权时,中国政府就投入了大量的公共资金。/ } p1 z) S; W4 ~
/ R# z& E& C/ Y 如果考虑到这些被“转移”的债务,有观点认为中国的政府债务余额相当于GDP的200%。这一数字甚至高于希腊的175%。由于认识到债务继续膨胀极为危险,因此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避免实施经济刺激政策似乎更接近事实真相。7 ?1 {" {, B, ]6 C7 _ M
2 B2 M( S7 O3 K! V i; N, C5 m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今天,对于全球第2大经济体中国,呼吁中国实施与经济规模相符的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呼声可能会日益增强。但中国的真实想法或许是:“次贷危机后我们已经尽力了,我们也无能为力了,如果再不计后果的实施经济刺激,崩溃的将是我们。”3 t& I: m2 [5 s5 B l
/ U6 q: l8 F1 C7 U4 ]- i 文章最后得出结论:世界已经不能再依赖中国! ]" I* [/ i5 M
& @, v' g+ U8 z7 P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