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七大工程包’10万亿投资浮出水面",中国媒体《经济观察报》12月26日的一篇文章这样写道。文章援引浙江省发改委主任谢力群的消息,称中国"在国家层面已经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机制,即‘七大工程包’,包含420多个项目,预计投资超过10万亿元"。 i4 j0 x3 I/ ~3 T9 {
/ ]- u+ w2 Y/ m, g! N 《南华早报》1月7日援引了解内情的人士说,李克强政府批准的7万亿元项目是该10万亿元经济计划的一部分,项目运行时间为2014年后期至2016年。
- E# D: h" b2 v" W( Q6 N' G+ u, }; V2 i% _: ^1 D. d
据中国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称,经济计划中的部分工程及分省的具体项目已经确定。七大工程包具体包括: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健康养老服务、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等。其中交通工程共203个项目,浙江省在七大工程包中获得26个单体项目名额。
% s- ? E' Y; g s. n) J' m
5 i0 n# V. |' i) G 报道中,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投资政策研究室主任吴亚平在接受采访时回应说:"这个消息我还不太清楚,不过我知道的是为了应对经济继续下行的压力,国务院确实有一定的政策储备。"" u; R! M! |3 l& X U
0 z; Q! a4 U6 t5 G/ N 愿望和担忧+ y a" P8 X1 v
3 F+ W4 ]: S6 V$ D# ~1 c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然而近来,"中国经济新常态"被反复提起,表现了中国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的强烈愿望。% k: i: @$ _ F% j) m7 e$ k1 g; q
: e4 L3 M& T2 s9 O5 Y 《法兰克福汇报》去年年底一篇名为 "中国的新常态"的文章写道:"中国不再想做世界工厂,而想要工业转型--这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t3 o: ~, y3 U& @% n% }
( A3 H# V2 N u
《南华早报》在报道中写道,新批巨额投资显示了中国官员担忧,该国经济从依靠投资和出口转为依赖内需的过程中能否保持足够强劲的增长势头。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师周二(1月6日)将其对中国本季度的经济增长预期调低至6.8%。/ P4 [( z0 @. u4 w- Y
" g- M' n M2 A0 d: \ 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张智威说,"我们预计(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将会出人意料下行,政策在2015年也会出人意料的宽松"。分析师们写道,中国经济将会遭遇基础设施投资放缓和地方政府卖地收入急剧下降的"双重打击"。
/ T; A! Y5 O4 {! r6 F0 k
' G5 w. e% e. _: I. {" J- Z 报道称,批准巨额投资与政府之前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有所不同。在以往,政府都是给各个项目单独开绿灯。消息人士对《南华早报》称,这部分上是政府为应对经济产出走弱而做出的努力。工程项目将由中央、地方政府、国企、信贷和私营部分共同出资。
$ f9 N) |( S* M- s$ P2 W u
- L9 Y8 \' S& E9 j8 h 转型中的中国经济, s$ L( o0 j8 c* u
7 _9 V/ y6 Z( A( S+ \, A; ] 一位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写道:"2009年的四万亿投资,国家说得很大声,生怕别人不知道。现在网传国家又投资7万亿10万亿之类的消息,但是这次国家部门没有公开确认,好像生怕别人知道!到底有没有不好说,但是如果有,证明中国的经济确实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缓慢吃药又没效了,要打大针了。"4 B0 ]' i3 m/ C2 p
3 h4 a6 ]/ q. C5 e# _; M$ ], \+ o 一些网民表示,这对于股市来说,恐怕是重大利好,"可期待股市和期市"。然而不少人在听到此消息后也担心物价飞涨,称应密切关注M2(广义货币)。
d/ K4 {: i: | H2 X, \) W% I: H( H9 c, w3 M# g p8 O- K
新浪微博帐号"古汀客栈"的网友写道:"研读近10年经济,每读这组数据就想骂娘!2002.12-2012.6,M2增近5倍(从18.5万亿到 92.5万亿),08年后,每年M2同比增超10万亿……。按此速度到今年底M2将超百万亿!10年前100元今日只当20元用,知道物价为什么涨了吧?" |2 M5 f' f3 S, F& U6 T
; c2 |% d9 ^7 x3 H1 I `' q4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