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前驻北京首席记者、《中国震撼世界:饥饿之国的崛起》一书的作者詹姆斯·金奇(James Kynge)日前撰文称,不断膨胀的债务压力和不断放缓的经济增速,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考验中国政策制定者的能耐(mettle)。
" F0 {# P8 k* }0 X. K4 Y) |2 a! h9 {3 k3 \1 q2 j! Q3 w* o
推崇勤俭节约原本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中国领导人也曾对贫穷有过切身体验。金奇写道,当邓小平1974年领导一个代表团去联合国开会时,整个国家财政里只有38000美元的外储,为他的这次出行买单。
; h4 ]! l- z: G% R6 J$ B K+ f% n7 g7 ~. J! `, T
金奇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探寻一下中国为何会在短短的时间内积累出如此之多的债务,就显得十分必要。" r+ p8 J7 {* i
& ~. ]; S/ s5 L6 G9 O
目前,中国政府、企业和家庭债务累计达国家GDP的240%,几乎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两倍。
1 @+ Q3 j- j6 k0 c1 C, @6 {' p* I" y% F, m7 ?+ N% z6 C R b
从债务占GDP比的角度来看,中国债务负担并不是很重。例如,美国债务占GDP的322%,爱尔兰债务占GDP400%多,希腊和西班牙均在GDP的300%左右。但是,金奇指出,中国的债务增速无出其右,中国7%的负债成本比美国、爱尔兰、希腊等国均要高。
6 e: l* o: Z3 ]4 o0 ?
/ T$ T2 l2 k5 K) m) n0 S! {& U 金奇指出,2014年,中国需要偿还的利息成本为1.7万亿美元,比印度全国的GDP略低(1.87万亿美元),但要远远高于韩国、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GDP。2 `8 c" n& }0 y, u, `
' \' ^. v; J3 X# C# t 中国2014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速已经降到了7.3%,金奇指出,这将给中国企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金奇援引渣打银行的一项数据称,中国32%的新增贷款都是用来以新还旧。同时,为了限制地方政府的借债冲动,中国政府已出台新的规定,限制地方政府的借贷能力。
0 m9 m: K# i8 ?; I K7 V- a/ h. t& f1 s! o5 z' T+ {
金奇认为,中国的决策制定者应对上述问题不会很容易,如中国古语所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4 \0 x" z5 {5 K. F' d$ P6 |$ d- r: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