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说,经济的超高速增长是“非常态”的,它不能持久的,这是一个规律。“如今的“新常态”就是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为了速度而速度。”
9 T5 X) _4 u# @( T$ I, k7 z4 a7 P. K( P0 ]
面对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数据,厉以宁认为有多重因素,但需要重视四项内容。
1 q3 U" w. u9 Z* K9 G7 z \, @& _! _6 w; W9 {* v
第一,农民盖房子,在中国从来是不计入GDP的。第二,农民义务劳动性地兴建一些公共设施,比如说在村里修桥、修路,在路边盖一个凉亭,或者说冬天在山区盖暖房(给走路的人烤火),这些都不计入GDP。而这两项在西方都是被统计在GDP内的。
# ?5 G$ K8 z# {; m- t- F9 g5 v, q1 \5 _# e2 U& O
三是,中国个体工商户是包税制。实际上,这部分产值要大的多。而且,最近还在给营业额在三万以下的企业免税,这部分也存在相当的经济量。
+ ?1 e3 K: V& o3 X; n! H( k1 w' j1 Q( O3 _ s% J* \" P8 V7 }
四是,中国民营经济在前年就占经济总量超过55%,国企不到35%,外资企业不到10%。按照常理,民营企业不会虚报,国有企业哪怕虚报也是有限。“可能有一些民营企业少报的比国营企业虚报的要多”。
# f! ?) X! [* L* Y+ i5 l# a' A$ y$ ^8 @% A" v
厉以宁说,尽管增长率看不出大的变化,但量在逐年增加。“实际的GDP比公布的要多,这个大家心里要有数,不要怕下降,要有信心。”& X7 z& ~9 p' j& ^
" Z; `, h' x! W. Q5 y. L6 Y0 M
谈到投资跟就业的关系,厉以宁说,一是,中国现在大力依靠民营企业,发展小微企业,缓解就业率低的情况;二是,中国农村发生很大变化,现代农业发展,为就业开辟道路,因为机械化、管理化,都需要劳动力。: f C9 F' T4 x# z% j
$ o) e% t0 Z- X 至于“钱荒”,厉以宁认为中国正处在双重转型阶段,发展转型与体制转型并存。在这一过程中,特别是农村对货币需要量很大。不过,根源还在于大量的国家投资。
1 R; E! _6 T! j4 X% B; e2 G/ ?
; E& T, `. q( t. v" ~! z 信贷的主体是谁呢?银行。贷给谁呢?国有企业占大部分,民营企业占很少,甚至贷不到。贷款过分集中在国有企业当中,那么银行的可放款量就少,民营企业得不到贷款,害怕资金链断裂,就超正常储备。
' c, e9 | R) j4 ^( B/ R
( Z; v3 T l8 J' _0 \) A 厉以宁说,这就是中国当前金融领域需要改革的地方。既然改革,那么就有三个目标。宏观目标,中国金融业要走向市场化,但这不是利率的自由放任。微观目标,银行的经济效益跟社会效益并重。
+ b/ g6 R# j+ q @9 `) R7 o6 s; q2 w9 I4 W0 U, m
第三个是结构目标,金融改革把重点从虚拟行业转到实体经济中来。大、中、小银行,分别以大、中、小企业作为服务对象。另外,要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加大政策性银行发展
* c' E- D1 J @2 ]$ H# {5 f6 X" q( p: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