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医疗健康]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中国首次精确描绘德尔塔完整传播链

[复制链接]
whlvjian 发表于 2021-9-15 10: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然在西方眼里这些都算不上什么有水平的工作,但在中国眼里,只要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5 a" Z5 i" {! s
# o) k9 q3 u1 Y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唐小平、李锋教授团队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陈如冲教授团队,针对德尔塔变异株引起的“5·21新冠肺炎疫情”,结合流行病学和病毒基因组测序技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精确描绘了德尔塔变异株传播的完整传播链,并结合临床资源,多方位描绘了该起疫情中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病毒动力学特点。近日,该项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子刊《电子临床医学杂志》上发表。
  X* h% R/ \3 v) `7 U0 Z8 m8 o9 a
1 ~1 j; i$ t+ m根据此前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核酸基因测序,“5·21新冠肺炎疫情”为德尔塔变异株引起,具有明确传播链。而该研究首次追踪并完整报道了这起疫情的清晰传播链。疫情之始为75岁女性因意外暴露感染,并通过密切的家庭接触或聚餐而感染另外3人。研究者观察到,该起疫情中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和间接近距离接触,其中30.8%的感染者是通过用餐传播,其次分别是家庭接触(30.13%)、社区传播(18.59%),以及包括工作和社交接触在内的其他传播途径(19.87%)。
8 _9 W% Q6 P' K
, _9 h5 r6 G& c1 k6 }- {8 r" L! c同时,研究者将“5·21”疫情感染者纳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野生株的患者队列进行研究,多方位分析了“5·21”疫情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病毒动力学特点,总结归纳出德尔塔变异株的特点,并寻求进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 H$ a5 f( S0 l

- g3 q, N2 R: n7 M1 _研究者发现,德尔塔变异株的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中位潜伏期只有4.7天,明显短于野生株(6.3天)。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在非重症组中,德尔塔变异株患者的病毒潜伏期(4.0天)明显短于野生毒株(6.0天)。德尔塔变异株在10天内可传播4代,其中最快的代际传播不超过24小时。
) W, L6 H# H* ]; U. C% V
: ?2 G2 H" m% C& c与野生株相比,德尔塔变异株感染者的病毒载量显著升高(前者CT值中位数为34.0,后者为20.6,CT值越低表明病毒载量越高) ,德尔塔变异株感染者核酸转阴的时间也比野生株的感染者明显延长。2 L' U( _4 w9 D$ \0 v# B& g
, P1 b6 e. g6 B, X* z' w
研究者还发现,感染德尔塔变异株是预测病情转为危重症的危险因素。在60岁及以上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人群中,德尔塔变异株组较野生株组危重症风险高1.45倍;而且感染德尔塔变异株发展为危重症比感染野生株快2.98倍。
% X! b4 V1 V$ A
- S5 ~1 x. M  t" u6 ]" d/ r研究者认为,本研究揭示了德尔塔变异株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核酸转阴时间长、更易发展为危重症等特点。因此,快速追踪、隔离以及时发现病毒感染者,对重点场所实施及时管控和在特殊情况下实施局部地区全员核酸筛查均非常重要。快速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做法,为全国防控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提供了“广州经验”。6 l* y3 h8 z6 O% u- I! }
4 X+ q$ c3 T6 Z- s! d&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xh999 发表于 2021-9-24 04: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4-6-10 23:14 , Processed in 0.0228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