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医疗健康] 无人买单自生自灭,中国80%养老院都赔钱

[复制链接]
干杯131 发表于 2019-12-12 08: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5亿老人的养老问题确实是一颗定时炸弹
& Q& T2 X/ N' r6 f! y3 w# [# G& e. F( s1 _, @6 x. [% K5 }# |& P  @& W
民政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共有约750万张养老床位,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超过30张。/ T. P' W1 }2 O$ ~" r4 {
5 J9 v' s& y# s3 ~& M- `  z6 D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称,今后3年-5年将增加普惠性养老床位100万张以上。地方政府也纷纷为养老床位设定目标,如南京市规划到2020年,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应不低于45张。
# \1 j. `9 k; J: j6 o& t
$ _- w, p0 _' U2 _: {2 _养老床位的建设成本高昂,少则10万元起,一线城市甚至高达五六十万元,政策性补贴只有1万到6万元不等。  u9 ?) Q% f  o5 a* i$ c
+ p, n! R! F- A$ z
一家机构建设多少张养老床位,能达到投入与运营的最佳状态,并无定论。中民养老规划院院长苏志钢告诉《财经》记者,在养老产业发达的日本,大多数机构床位数介于50张至100张,“小机构星罗棋布,形成嵌入式布局,整个行业重服务质量,并不一味追求数量”。
" y) d: S0 r1 }  R: T2 f- x& Y0 A- o7 l
在中国,拥有几百张养老床位,已经是养老机构的标配,一些医院也加入了冲养老床位的行列。可数量多,并不意味着运营状况一定好,养老机构的运营状况,看的是入住率。5 U- ~' v/ f  I5 y3 ?
8 m! X% O& M1 X7 x0 W
“一般入住率达到70%营收平衡,80%能盈利,100%盈利很可观。”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教授屠其雷告诉《财经》记者,低于50张床位的机构经营会很难,50张到200张比较得当,“目前全国民营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40%多、不到50%,80%的民营机构是亏损的”。# M' J$ O7 ~1 y# |9 p
2 r  _6 T  ?6 s4 R) B0 S& B
优质的、综合性的养老服务,尤其是实现医养结合,是养老机构盈利的关键。德隆睿颐苑自建了医务室,并且对接了医保结算,仍难突破低入住率的困局。在屠其雷看来,距离优质医疗资源太远是其弊端,“虽然位于北京郊区,但就北京的交通状况,有紧急情况发生时,一两个小时都到不了市区的医院”。
9 u( C* ?: Y  L* R
+ _* `$ N" ~+ [$ M& Y. t; y+ o泰康之家CEO刘挺军在2007年进行市场调研时,便感受到了就近的医疗资源匮乏给养老机构带来的挑战,“美国的家庭医生普及程度高,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强,从社区很容易到达大医院、社区医院、诊所。而中国的家庭医生体系有待完善,大医院都集中在城区,郊区的医疗资源有限”。: q  Y) x% t; h! X0 |6 Z# o) W
; I* @1 \5 q' q+ G4 j- r$ s  u
不过,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看来,泰康之家的CCRC(提供持续照料服务的退休老人社区)养老模式,将日间照料、康复、护理、资产管理结合起来,也只能支持康复护理服务,“急救、诊断和住院服务,是任何养老社区和养护机构均力不能及的事情”。. I0 t: F7 q6 A4 Y) R
% u, @+ U  `9 B1 L* Q* }; u
医养结合中的“医”,并不是简单的感冒开药、查体保健。学术界普遍认为,医养结合中的医护体系,由急救、门诊、住院、医疗康复、失能失智护理、临终安宁和慢病管理七大专业服务构成。
3 {$ a- ]: I+ Z' A7 }3 x4 h: w
" w# q. S2 v: I' ]. K“医养结合,并不是在医院里开几张养老床位,或者在养老机构招几个巡诊医生就能实现的。”北京市老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马乃篪告诉《财经》记者。马乃篪曾在北京中医医院担任主治医师多年,“门诊医生在给老年人看病时,需要根据大量数据、资料重新做诊断,如果这些在养老机构、社区能完成一部分工作,才能叫做医养结合”。. W7 l! h& y+ F2 ]! p# u

. E2 u( A* N- s8 ~0 U3 ^中国目前有2万多对签约的养老机构与医院,签约后,这些分别由民政部门与卫生部门管理的机构,能否真正“结合”,一些学者颇有质疑。
, C4 f, L. q. S& V
( v7 m: s/ o' O3 C养老服务与医疗有明显的界限,想要打破并非易事,一名上海的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这种情况下,上马更多的养老床位,获客效果并不好,反而有成为累赘的风险。”
7 _1 a$ o6 ?" P- L& V* ]1 y5 s' K. h/ e# w/ Y3 Z. O
谁为养老买单
# K! i8 n+ ?- }0 D) B2 ^/ P& k8 @1 p' p9 G  I! l
在养老行业,难以融合的并不只有卫生与民政系统,商业保险、基本医保也是难啃的骨头,这也恰恰是决定行业发展的核心——支付问题。
" |$ N  `( q  g% B8 h4 T# z( g
( u# l6 M, D" s: R/ d0 _* u) u对老年人而言,长期护理很重要。因此,国内外都开发出长期护理保险,这是一种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从而需要长期照护的人,提供护理费用或护理服务的保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18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 V/ B" {) M8 b( h. L
" G; E/ j; z/ E6 t" L7 X1 y
* i7 \' U$ K# m, H  }4 v& S" M

' K  S* `* g' w) e/ I2016年,中国开始在15个城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学习德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护理保险跟从医疗保险”,即长期护理保险以医疗保险参保人为覆盖对象。
/ s* T/ b+ |+ w+ s+ O5 W+ D5 n2 ?3 c% s6 K: L" r' ^
早在2012年,山东青岛便尝试长期护理保险。当时,青岛的医保部门看到很多老年患者“压床”,医保为此平均每年需要为一名患者多支付1700元。青岛市决定,以从医保基金划转的方式筹资,患者可以到医院或养老机构所办的医务室接受长期护理、生活照料等养老服务。经过测算,一年170元就可以照顾好一名患者;三年后,长期护理保险没有增加医保支出,反而是降低的。# L+ }3 v! w9 S9 R5 p/ j, \3 x

! x: u3 T+ o: A+ {2018年底,青岛市发布的《长期护理保险暂行办法》,规定了参保人经过长期照护需求等级评估后,可申请护理保险待遇;参保人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费用,可以得到70%-90%的报销。; `0 i" H) @% {3 |: v6 X

* Z% ]% [) ?" O! p* `“长期护理保险减轻了老年人的负担,扩大了机构的入住率,很多机构达到100%入住率,实现良性运营。”屠其雷告诉《财经》记者,“青岛的服务人员比北京收入还高,护理保险起了很大的作用。”
* a9 h- |0 t) G# {- A
/ c: T* O9 Y/ I( P7 I  v3 U在试点城市初见成效后,不少试点外的城市,如北京,也在跟进,但跟着医保基金走的方式,对于整体产业发展与养老问题的解决,仍然功能有限。1 ]9 N# H1 a* Q/ Q! C6 Q  @3 p
2 `0 B/ h! n7 t: ^: C6 G
太保安联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上海长期护理对于机构养老支付标准为每月600元-900元,长期护理基金支付85%,但从上海、北京护理机构供给情况来看,目前普通中档养老服务机构每月花费通常可达4000元-5000元,中高端机构可超过1万元,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仅能负担15%-20%的机构费用支出,补偿水平有限。
( t5 a* H5 ]% u- Y2 n
- A  d9 x1 W. W2 p( L. G由于中国医保基金结余状况不太乐观,试点城市的筹资水平,甚至不如“老师”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比如,青岛、长春和成都的筹资水平,大体相当于医保缴费基数的0.5%,上海的筹资费率是1.1%,而德国在推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之初,筹资费率就达到了1.7%。
8 K& V* S- O0 m! C$ `+ K2 T1 W3 K% F% m# n6 I
此外,由于目前的长期护理保险的支付体系、结算系统具有医保特色,国内养老机构想要开展国际合作也难过支付的关卡。“山东半岛的几个城市与日本、韩国的不少养老机构谈过养老方面的合作,但是支付体系、结算系统不一样,进入不了报销系统,合作都无法继续。”苏志钢说。
* o5 H- _6 i2 b2 p. S  N' Y) v8 K* r
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被寄予厚望。中国保险学会与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从2005年至今,中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仍不成熟,与其他人身保险产品相比,市场份额仍相对较小。
5 B7 y+ ~8 p8 q- v1 [3 {8 N: ]! m1 t1 c$ a# H2 N8 [2 I" e
原因在于,这个险种在发展过程中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护理保险产品也无明确定义、缺乏相关精算数据,护理服务体系也不健全。
% p' A3 z+ X- R) Z1 o  j( u8 c3 ]/ i  C4 Y3 `) a8 h4 C+ V
即使在美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也是一个难于管理的产品。美国目前只有15家公司还在出售长期护理保险产品,而在高峰期的上世纪90年代,将近130家公司逐鹿这一领域。" C4 a% u# b+ ^+ }9 s
8 A% W( e5 V1 v
美国Genworth金融集团CEO托马斯·麦金纳尼撰文称,大多数公司当初对产品的定价假设与现实相比有很大偏差,导致了巨大亏损的产生。比如,当年竞争激烈时,不少公司推出了终身给付的产品,如今的产品都设置平均三年左右的期限,并给赔付设置每月4200美元的上限。
0 x; e- f4 B" _7 ]& ]' a' Y% l9 \' J$ c' q3 E$ L
很多美国公司都“玩不转”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习惯了只是给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开展经办服务的中国保险公司,能否重新捡起来?5 M- e8 T+ s- _6 z
( m2 p8 h; Z+ e
至少商业诱惑力是巨大的。太保安联的报告认为,如将社会保障体系不足以支付护理支出的部分,作为商业保险补充的服务空间,则仅北京和上海商业护理保险潜在规模就已接近千亿元。$ i1 D6 t* s; e

8 \4 g& x  M1 m9 ]$ s! b, T) v: L6 G( h9 p
6 i4 o" g% F+ `; U) d' v1 D2 s+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干杯131 发表于 2019-12-12 08: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护理人员匆忙上岗+ y! B3 [! {4 L7 j9 ], j

' z6 o+ ~7 I3 l9 `
2 D) Q$ G) J+ I
5 R0 |7 r! e/ z3 l  ?- z- t  x6 K7 }无论如何,中国目前有超过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这些人的养老护理,离不开专业的护理人员。1 r' ^" R7 |, o! U9 a
5 B6 y* l5 K! l* ^

: b' {7 b' c4 R% H! y  v+ S, t7 W) a: o' I4 j8 q& ]8 V+ i% z
在中国,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常常是师傅带徒弟,培训人员绝大多数年龄40岁、50岁,很多来不及培训就匆忙上岗。即便如此,缺口还是极大。1 O% m2 l0 }6 \' f- T7 x! e
* `, Z: N) U9 f1 s7 ?
' R; L/ u# g) ~1 X" ?$ R+ t

- @! W" A. T1 K( Z$ ^' X“从很多地方试点来看,现在从业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没有受到专业训练,待遇水平很低,流动性很大,这样不利于专业队伍的建设。”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曾表示,“现在这个缺口非常大,据一些地方不完全统计,在测算地区的缺口达到150多万。”
6 p( \. H; n, z
3 `7 b$ N- L5 g1 w, b+ h! Z! J& z" ^) r0 U, W3 g* ~7 ~
& P2 d" G; j8 \9 E; s3 W6 F% ]9 b
在养老体系成熟的国家,护理人员一般接受过大学、大专教育后,再经过三个月或五个月的培训,才能上岗。而中国大多没有职业培训,苏志钢认为,“首先整个行业并不被认为与其他行业是平等的。”有些机构会做突击培训,一般几个星期就能出一批人。8 d2 `; g# H, D, ~. U6 G

% N# p; F' P& D) ?3 C/ r- b  y# O5 L  V# Y) x  Y& h+ ~
7 ]: b! @* d7 O  z8 X1 _3 F
其实相关部门在养老产业方面制定了不少标准,但基本是与设施等硬件相关,与人相关的标准非常少。
, Q! D4 o, o0 ?, o- p9 b$ r( B$ T1 Z: o5 l" ^* [

- T- q3 u& \9 R# v, P  b; E% F2 X6 i: |6 p! t$ J0 e
“医养结合中,医师、护士的培训机制很成熟,但在养护方面,以前只有一个‘养老护理员’,其实就是护工的延伸,去年还取消了。新的标准还没出来。”屠其雷说。
* ~3 L4 @. l; f, f5 f  h9 s" S3 ?/ B) m5 X

8 D/ ?- n/ g4 U( \
0 h4 Z$ a4 Y7 p康复辅具方面,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规模要突破7000亿元。可中国的康复辅具领域,连一个正规的职业都没有。+ N& O5 p/ W. b' _

! _7 v1 i3 Y  }
) G- O, A  V% z" n, n
+ C) z; ?9 d! \2 e' y: ]- `& Q在日本,仅仅围绕康复辅具,便有辅具咨询师、辅具维修师等职业,前者为老年人提供辅具使用的咨询,辅具的处方由康复治疗师来开具。中国目前仍然不存在辅具咨询这一职业,设立康复辅具技术专业进学校,也不过才十年时间。% w, M- M' c/ s9 C/ Z. U
: D% Q- K; w4 r' z! ?

' d! [8 J6 x3 r8 e9 i9 d* A6 `" B/ A. l3 ^" d6 n& j7 q
种种问题下,导致的结果便是:五星级酒店招收合格员工很容易,但是养老机构却很难招到合适的护理人员。
7 n- ]0 w" a6 c
1 G% T  ]! r4 `( U( I% s: q- h8 c  H. ]/ f
4 y0 ~% L, N% |* U) b. u" T% Z
. Q3 X; T+ a! E1 Q$ \

+ x3 {! ~8 h: r/ f
' z& w% F8 r$ L5 O. l' o& W" [9 V" g4 X+ G
上述业内人士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的发展、运营模式的整体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中国先进的临床治疗技术比较强大,需要将医学技术真正辐射到养老机构、社区、居家,才能盘活整个生态”。7 i1 [! B  l5 L. ~8 Z

5 {. e9 c5 z% }9 k0 n3 w& X
' a. B! P6 Z. D7 L1 v8 p$ g& {; ?: ~, c& V# F8 G& y  l
快速创造的床位数、非专业的护理人员,以及未能跟上的保险,使得养老产业的投资环境、产业环境,总体给人一种急功近利的印象,也让很多有需求者始终在专业养老机构门外徘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话西游 发表于 2019-12-12 12: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4-6-11 03:39 , Processed in 0.0246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