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英国/伦敦] 大英帝国将成为继美国大哥之后成为中国的“二哥”吗?

[复制链接]
郁闷的雨天 发表于 2015-7-27 08: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在近两年,自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开始执行后,英国和美国的步调越来越不一致,距离已逐渐拉开。保守党卡梅伦(David Cameron)时期的英国,在2010年至2015年,政治上总体是不断与美国拉开距离的,这和工党时期的布莱尔(Tony Blair)跟着小布什亦步亦趋完全不同。无论是政治、经济或是军事,中英合作已经连上数个台阶。
# e' V+ L) W1 i/ n% O. p. s: u* b' W* t0 }* x
# W3 h1 U9 k: g) m
( m, X: z' y8 ]" W$ s5 i
9 d3 P! L( o. g$ b/ L5 {" s
  英国近年的国际战略开始向中国靠拢: \/ w) f2 w6 Q6 f0 F( n
3 @! L) U% Z" }
% g- W  q8 {) e& `/ [& w' k/ v# W
  卡梅伦向东转# m6 K6 g; A. [, n) x, F

( e, N! h* {' Z& |  早在卡梅伦第一个任期头两年,卡梅伦还报以投机心态,并且因2012年5月不顾中国反对坚持会见达赖喇嘛。也正是那次会见,卡梅伦遭到中国强烈反击,被禁止访华。中英交往进入冰冻期,中英经济交往也受影响,在尝到与华交恶的后果之后,为了消除卡梅伦会见达赖的影响,英国对中国展示了不少善意。
9 O* h% {6 H, j' z& `* q5 h# q" a- U- Q0 Z( H
  经济上,早在2013年英国就瞄准了未来空间巨大的人民币业务。2013年12月卡梅伦带领史上最大商务团队访华时,中国给了英国800亿人民币(约129亿美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的额度。2014年3月底,中英宣布签署人民币清算和结算备忘录。英国本来想第一个和中国签署这一协议,但由于前面因中英关系恶化影响而推迟,最终让德国捷足先登。英国是在德国后几天才同中国签下协议。
4 [/ g3 ]: O# T; d5 Z: i% D- ]/ W7 S- D9 n
  被德国人抢了先的英国人显然想弯道超车,2014年10月14日,英国财政部就发布声明称,英国政府已成功发行首支规模为30亿人民币的主权债券。英国也由此成为中国之外第一个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的国家。而且,这也是全球非中国发行的最大一笔人民币债券,伦敦由此进一步夯实了其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地位。
4 I0 m4 J) S# i6 R, M
* N) U) W# U, d  v- E; k: K3 ~2 L  o  正是英国对中国态度急转的2013年,2013年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并建议成立亚洲基础建设投资开发银行。而卡梅伦在2个月后就完成了访华,之后一直在欧盟致力于推进中欧贸易投资协定,该协定的达成将极其有利于“一带一路”与欧洲的落地对接。除此之外,卡梅伦多次强调,英方愿积极推进双边贸易,大力鼓励两国企业双向投资,欢迎中方扩大在高铁、民用核能、航空、电信等领域对英投资,支持开展欧中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
2 k4 Q/ L' T. X7 ~8 l3 t! m1 `5 H2 [
  当然,引起外界极大反响的动作在与,2014年10月中国宣布牵头建立亚投行之后。2015年3月12日,英国财政部不顾之前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和奥巴马的多轮游说,成为第一个宣布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强国。该事件最终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了一轮国家加入亚投行之潮,最终包括西欧14个国家的30多个国家宣布加入了亚投行,遍布5大洲,国家总数量达到了57个。直接让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而这一切是英国在顶住美国强压后不顾一切加入而引发的。这样的情景,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自己,都是始料未及的。
# j, S+ Z) y) K( H: j
: M8 i! i- f$ g) w  l  在政治上,2013年5月,卡梅伦公开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然后才获得在2013年12月访华的机会。就在2015年6月,达赖喇嘛再次访英,仅获得造访一些民间活动和团体的机会,所有英国官方人士一概对其避而不见,同2012年的待遇落差明显。与此同时,中英高层交流明显热络,2014年6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英罕见地与英国国家元首伊丽莎白女王会晤。2015年3月,英国威廉王子访华,向习近平递交了来自英国女王的国事访问邀请。而习近平也确定将于10月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5 I& `3 r2 ^6 s( b" z
; T" Z: M2 ?8 k* i
  此次中英军事交流帷幕的拉起,释放了中英关系的新信号,虽然尚处起步阶段。但从刘晓明称,中英将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加强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且强调了二战时,中英的战斗盟友关系,和共同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大责任。可以预见,中英各方面合作的前景极大。
- n: ?4 P5 o5 W+ I# N/ m( J$ _; h
8 S7 e9 _+ [* Q( x4 H! h5 ^, ]. B  日不落从未站错队
# R. i, ]7 n! }. {, @- ]/ H+ {
3 u, j1 m, o4 H1 ]" @  作为美国的至亲盟友,2010年美国开始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后,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是一系列遏制、围堵战略。而英国保守党首相卡梅伦除了头两年展现反华姿态外,2013年之后开始出现大转弯,在许多重大事件中开始忽略美国的意见。
- z: {. b: c8 f) d' v/ p# h- h
6 c; R  X" g) w+ P  除去亚投行事件,英国首相卡梅伦此前则拒绝承诺按北约要求于明年把英国GDP的2%拨作军费开支。6月,奥巴马在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与卡梅伦举行双边会谈,明确要求卡梅伦“找办法达标”,否则英国可能失去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而英国财政大臣上周公布削减财政预算,这意味着未来英国军费将减少。同时,此次奥巴马访非接受采访时也明确表示,“英国必须留在欧盟”,不过看似英国人自己可不这么看,在美英关系中,美国似乎已经习惯了对英国颐指气使,在干涉他国事物和局势时,也要拉上英国作为帮手和垫背。近年来,英国一直谋求更独立的外交策略。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在政治上可以用“老狐狸”来形容,找来找去恐怕非英国莫属。这不仅仅是因为英国曾是统治全球的日不落帝国,更是因为其在过去数百年当中无论自己是主导者还是跟随者,从未在大博弈中站错队。而这一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英国人在政治上非常保守,同时又非常善于妥协,在关键时刻总是能选择最好的位置站住。
- V; b+ s5 f- @9 c9 C/ i1 H1 e8 h( G) W7 S; B' j6 l8 }
  以最近的一战和二战为例,这两场战争是新兴大国和守成霸主国家的大决战,英国是守成霸主国家,虽然最终经过两场战争失去了霸主地位,但英国从未站在失败的一方。在国内政治中,这个世界只有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一次内部政治力量博弈中没有流血就完成的革命,其它国家很难找到类似的第二个。
6 @/ q/ R" R9 b* l  I6 s' Q# y2 N
  同时,英国人政治上又不失灵活性,在二战后,英国人为了保住自己在西方的位置,恰到好处地拉开了“冷战”铁幕。如果没有冷战,世界将是美苏的世界,英国将很难谋到好的位置。冷战后,美国要依靠英国维持对欧洲的影响力,而英国则依靠美国提升自己在欧洲的影响力,保住了英国的地位。那时候的英国,是毫不犹豫选择站在了美国一边。事实证明,哪怕早已失去霸权地位,英国这一欧洲岛国依然可以在世界上发挥着远远超过其本身实际力量的影响力。
, y9 P& T0 O8 [
6 T; J$ M/ q( p9 R' ?  如今,在世界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今天,显然依赖于某一单一力量并不明智。如何脱离美国的绑架,重新谋求新的发展机遇是历史对英国又一次的考验。作为精明的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心中怎能没有一笔明账。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在英国最善于操纵的金融领域也将有爆发性发展。中国未来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也必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一切,都意味着中国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机遇。保守而灵活的英国当然明白这意味这什么。
" ]+ I1 e8 U! ?$ b
6 _3 }6 Q6 }: o) \% H  更何况,不同于美国,中国抛给英国的橄榄枝更加公平诱人,也有更大的自主空间。“一带一路”是整合整合欧亚大陆的战略,一旦实现将让欧亚各国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实现“命运共同体”,而非从属关系。同时,欧亚的整合,欧洲的发展空间将更广阔,成为更加稳固的一极力量。英国依托欧亚,对冲寄居与美国的羽翼下的风险,这对于保守灵活的金融老玩家来说,何乐而不为?
% m* V# x( @+ m+ [; |0 k$ C
3 X# P2 \! ]/ `" t. |4 d  与美国将英国当做小弟来欺凌不同,将英国奉为老牌帝国的中国不止一次承诺不会霸权附体。而在毫不犹豫承认美国一哥地位之后,英国很难说不会变身中国得“二哥”,以为只有这样,中国崛起带来的国际秩序裂变的程度才会降到最小。“尊老”既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也是中国的处事准则,逐步获得已有大佬们的接受和支持才是中国能够成功崛起之道* Y3 E" L3 X& r/ s/ n0 B

& u9 Z' F: [! @  ]4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xlblq 发表于 2018-2-7 13: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你一下,好贴要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4-6-11 13:43 , Processed in 0.0226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