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中华] 中英医科生眼中的异国医疗差异,中国医生劳动强度惊人

[复制链接]
钴蓝 发表于 2014-8-12 02: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英医科生眼中的异国医疗差异2 y/ o; X2 E/ J$ E. }

0 z- p4 m' i9 f; A) t    工作量; k: j8 I: B- Y! w# h
/ U7 A2 D3 g: z% q1 L  g( M3 H
  英国:一名医生一上午接诊病人总数不超过20人。9 ]$ [% E) ?! m' U' f* g
$ ?4 O7 j; X" O. j& M+ S( A4 s( j4 l
  中国:每位专家在半天之内要看完四五十个病人,医院在每天下午的四五点钟仍安排大量手术。医生在下班时间进行手术,甚至晚上都要做手术。
& {6 a1 H" Q! ^, Z% S
. n# D# j# |1 t2 ?& c# n    对待病人' r+ f$ F: N9 v% k6 Z) s
8 Q  A1 g, o6 R, C& e2 P0 J
  英国:普通初诊病人必须首先经过家庭医生的诊断,如病情无法处理,则由家庭医生代为预约公立医院的医生。病人无法选择出诊专家。1 {! i. u1 F$ ]# M- A& i7 F
" i. K/ b4 }! P% h% G
  中国:可直接选择挂专家号。医生会当着诊室内其他病人的面来讨论某个病人的病情,似乎对病人隐私保护不够。' @6 k# e$ q6 ?
$ }+ h8 y5 F+ E% [8 }5 k; B5 K1 ]
    英国学生看中国医生
2 ~1 R# F3 @/ g3 ]( L# ~% r
: z9 v$ i/ y( p$ v! k8 R% k    中国医生下班时间还做手术( R: \. S3 y6 ~: S7 N
0 [7 [) y. ^! a/ d3 x1 f( Q
  “不可思议!”格拉斯哥大学医学院大四学生Paul用这个词,来形容第一天见习时的感受。医院门诊大厅、走廊处处人满为患,病人将电梯挤得满满的,让人寸步难行,此情此景令他瞬间“石化”。“我从没有见过从早到晚有这么多病人涌进医院,你在英国医院绝对不会看到这种大场面。”
9 C2 g& B1 ^4 O1 r( k# ~5 T; ]- w4 f# h7 p% U
  由于有了第一次的“震撼教育”作为铺垫,随后的一个月,当Paul在普外科、内科、中医科和儿科轮转,发现每位专家在半天之内要看完四五十个病人时,他再对这样的超高负荷工作量表示“不可思议”时,明显平静了许多。
; y7 e# v9 Q* ~! _4 l% m5 b" e
: e; |4 |( x1 e+ \( F  “中国医生在工作时间如此长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令我深受触动。”谈吐优雅的Elizabeth说,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医院在每天下午的四五点钟仍安排大量手术。医生在下班时间进行手术,这在英国是很难想象的。
+ n% n9 w6 V) [; x8 K* e. [% R/ t" D  r6 k+ y
  事实上,为了减少手术病人的等待时间,中山一院的外科医生在夜间也要上台做手术。* a4 E8 X' c: e$ O% V! s" w
$ b3 w" U) W7 b! J
    有些疾病中国医生临床经验更丰富5 n+ `" F: p' s; J' ]+ H: t7 g. R
# X( f% s( g" B1 i5 w. h/ }0 v
  “中英两国的疾病谱不同,治疗经验也不相同。例如在英国临床工作中,我们无法接触到如此多的乙肝病人。”Hatte说,中国胃癌的发病率也高于英国,对于这些疾病,中国医生的临床治疗经验更加丰富,这也是她在见习中的最大收获。/ |  b1 C8 ^( [2 z
# p! O, M0 H, v! g7 h& A; w
  为了让英国医学生增加对中国医疗界的感性认识,中方特别安排学生在中医科进行为期一周的见习。“我来广州之前对中医一无所知,也没有想到西医院设置有中医科,而且很受病人欢迎。”Paul说,见习期间,他们接触了针灸、艾灸、拔火罐和中草药治疗,“医学界对中医的作用有争议,但我确实亲眼看到了疗效。”: V9 ^5 l1 i5 S8 i9 F! c; l, v$ ]. o

7 n' Z6 L% R+ ]1 I6 X: I  中国的医患关系如今已闻名世界。Paul说,囿于语言不通,他们没有和普通患者进行充分交流,只能通过观察得出一些结论。“在儿科,我看到病人等候那么久,医生会当着诊室内其他病人的面来讨论某个病人的病情,这令人惊讶。”他说,中国病人似乎对这种没有保护自己隐私的情况习以为常,这令他觉得奇怪。* z8 ?8 m8 S0 w* \. y  V
/ [( T, @0 u" V( a% w- ^. z, @
    中国学生看英国医生
6 U" f- l+ `$ U1 C# b6 F" j& G
. K5 g5 I4 h  x( Q+ `    英国初诊病人难约专家看病
6 b0 b1 x/ E7 ~" L) s' Z0 Q! {* n! W* \
  “我们在格拉斯哥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见习,平均每人轮转四到五家医院。”中山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博士班的涂健说,在他们看来,英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有值得中国学习之处。  T0 R8 r' j' i% Z9 I8 n; B

8 F- a6 \1 `6 R/ O* \  “英国医生的工作量远不如中国医生大。”涂健说,他在外科见习,平均一周看两次手术,每次有两到三台手术。通常一名医生一上午接诊病人总数不超过20人,一旦超出这个数字,医生就会向负责预约的护士抱怨“今天预约人数太多,无法保证出诊质量”。: w8 D. v2 t! K# ]* ?7 t: e6 R

, y0 H+ @' j6 p, z& w  “不比不知道,在中国挂教授号真是太容易了!”江苏姑娘生金说,在英国,普通初诊病人必须首先经过家庭医生的诊断,如病情无法处理,则由家庭医生代为预约公立医院的医生,“病人无法选择出诊专家。预约当天,到医院时由医院根据病情来分派出诊医生。”
+ ]4 u3 r9 o$ N& |: P: r
( Q. _$ @# r( q% E$ h7 W& A  在妇产科见习的郭俊良说,英国医生可以自由选择执业地点,有的专家一周只在公立医院做一天手术,其余时间则去私立医院出诊,给病人选择机会:想享受免费医疗,则到公立医院排期等待就诊;想快点看上病、想投奔名医,则要自费去私立医院就诊。
' S. x! s/ C, X9 v) Z+ x. ^: z0 s: K+ E$ Q+ e- V
    英国医生收入高 善于安慰病人
5 ]/ m, x1 _6 p5 R- Y7 d8 g, A2 i: i: r
  三位受访同学都表示,接触到的英国医生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郭俊良说,虽然年轻医生很辛苦,但职业前景和可预期收入是比较理想的。以主治医生为例,年薪达到15万英镑,这令月收入不过几千元的中国同级别医生无法企及。8 R2 T, i7 z; @5 e7 x

) a! R+ F" j! {9 m/ `( @  “我和患者交流,发现患者对医生普遍比较尊敬。”郭俊良说,这也许是英国医生自豪感的来源。“英国医生特别善于安慰病人。”生金说,在内科见习期间,她经常可以听到医生对病人诚挚地说:“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您。”有些医生在出诊时甚至握住病人的双手,这情景或许会令中国同行感到“肉麻”,但对病人的安慰效果一流。) `" G7 ^7 [5 h  c
' H: {& s9 e2 v2 `: j
  “英国医学教育非常重视医患沟通,医生的沟通技巧非常棒,需要我们学习。”郭俊良说,国内医学教育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培训沟通技巧,很多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主要靠自学,工作后跟着老师学习,仍有不足。
' {, O  U+ d) D( V4 D" H( \! [9 }' v' D
    中国医学教育工作者看中英医学生
' z: |- c& b5 Z( e$ o2 ^0 U6 J/ ~9 t8 N* U. P0 s' F& E
    英国学生更爱提问 中国学生理论功底更扎实
5 u6 d0 [0 X4 Y+ F0 }% G
/ ?) E6 L- ]! w+ X: @0 h. r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学科杨素清科长介绍,今年共有十名格拉斯哥大学医学生到中山一院见习,同时中大医学部在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的六年级学生中选拔出九人,赴英进行交换见习。昨天,中山大学医学部又迎来了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暑期交换生。4 U! r1 w" x/ k: P
: J5 N- ~% b4 O8 \/ Y; o; R1 p/ q
  “西医传入中国的历史只有一百多年,过去一直是我们在向西方学习。如今中外医学界进行深层次的教学合作,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国的医学教育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认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中山大学医学教务处处长肖海鹏教授认为,两国医学生可在海外见习中开阔眼界,换位思考做一名好医生,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7 \0 {4 s3 q  D  u8 l, `3 x, x5 N* J6 s- n
  “英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热爱提问,对老师教学的反馈更加直接。”辅导英国交换生的中山一院胃肠外科张信华医师说,相对而言,中国医学生的理论功底更加扎实。这种直观的比较,有利于医学教育的调整。
% I4 o4 I; d8 [  Y) E! s9 Y" t
* O' e  n( l: {% U2 C  实际上,这种交流也有助于公众理解中国医生和中国的医患关系。肖海鹏表示,鉴于中国医疗卫生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短缺的现实条件,为满足公众的就医需求,中国医院开展夜诊、夜间手术等服务,这对国外医学界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也体现了医生和医院的社会责任5 O5 v' \1 E8 M) P( H9 \
& o& l4 b+ e1 _1 ^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onanyu 发表于 2015-1-19 16: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鉴定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枪 发表于 2015-2-20 02: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4-6-10 05:20 , Processed in 0.0248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