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烟没火 发表于 2015-11-4 11:22:50

美国早期第二代华人移民受歧视,据说想买房中介都不卖

据环球时报转载台湾“联合新闻网”11月3日报道,广东话“竹升”意指出生于美国的华人二代移民,经历文化差异、种族歧视、身分认同等挣扎,他们成为社会的中坚份子,然而却被同族裔的华人以“竹升”取笑没有中国文化思维。这些因素成就他们独特的一代,也为现今华裔文化打下基础。

  艾德菲大学(Adelphi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陈李慧珍(Jean Lau Chin)采访超过60位出生于美国东岸的“竹升”,将他们的口述历史集结成书,写成“谁是广东华人:20世纪40至60年代的纽约市华埠”(Who are the Cantonese Chinese?: NYC Chinatown During the 1940s-60s),并于1日至美国华人博物馆(MOCA)举办讲座,吸引近百名“竹升”参与。

  陈李慧珍于讲座前接受专访,有感于美国西岸华人相对东岸留下的较多文史资料,她希望能将“竹升”一代的故事留下纪录;不过作为心理学学者,她的纪录不是史实纪录,而是二代移民的心理认同与挣扎。

  陈李慧珍表示,她在书中记录的“竹升”是二战时期出生于美国的台山移民,双亲多在餐馆、洗衣店、衣厂工作,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12小时,尤其父亲特别忙碌,孩子几乎很少见到父亲;而孩子们也需要在正课之外上中文学校,只有周日大家都放假的时候,会全家一起到华埠参加小区活动或上教会。

  陈李慧珍说,这一代“竹升”生活环境不佳,有受访者一家八口住在三房公寓中,三房公寓不是现在概念中的三个房间的公寓,厨房也算是一房,而浴缸就在厨房中,毫无隐私可言;也有受访者家里开洗衣店,全家就住在洗衣店后面,没有自己的床,就睡在烫衣板上,从不敢邀请朋友到家中玩。

  这一代“竹升”也有被遣返、被种族歧视的忧虑。陈李慧珍说,当时许多人的身分证明造假,只有来到有许多华人的华埠时才能感觉安全;种族歧视更比现在严重许多,“有受访者回忆,当时他一走过坚尼路(Canal St.)就必须快跑,因为担心被种族歧视者殴打”,他们也会被以各种嘲讽华人的言语歧视,“还有人想要在皇后区置产,但地产经纪人不愿意卖他”。

  陈李慧珍说,这些“竹升”走过困境,进入各个专业领域,成为医师、工程师、教师、律师等专业人士,现已年逾古稀,因此要赶紧为他们留下记录,让下一代更认识、了解华裔及自己

爱玩奶1234 发表于 2015-11-9 03:53:28

谢谢楼主辛勤劳动!

宛如阿修罗 发表于 2017-8-2 05:21:07

不可思议

风清云淡 发表于 2020-2-6 01:55:41

非同小可

左手╰→ 发表于 2022-11-27 10:45:16

快马加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早期第二代华人移民受歧视,据说想买房中介都不卖